關振國
摘 要:近些年來,新課改在我國各大省市陸續進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不僅對教師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高效課堂教學成了老師教學的追求,但是在這個研究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由于受到教學環境和教師自身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教學是雙向的,除了教師之外學生對教學有很大的影響,因材施教是教師值得注意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對建立高效課堂是非常重要的,也值得教育學者以及教師的研究。
關鍵詞:以生為本;內涵;高效課堂;實踐探索
教育一直是社會各界都關注的事情,我國的教育也一直處在改革創新當中,而課堂教學效率一直都是教育改革想要解決的問題。新教學理念提出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個想法也引起了教師們的注意,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人,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特點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正是因為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教師更加注重“以生為本”,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面對這樣的挑戰,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同時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也應該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在這樣的基礎上,“以生為本”高效課堂才能得到真正的執行。
一、“以生為本”高效課堂內涵解讀
以生為本高效課堂理念的產生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是在現在的教學中仍舊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發揮了學知識的作用,而沒有在根本上參與到教學中,這樣的情況是無法滿足現代化素質教育的要求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就是課堂教學的效率,很多學校常見的現象就是老師拖堂或者課后過多的作業,這就是課堂效率低的表現,在既定的時間教師沒有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需要體現出來的。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以生為本”是要求教師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師教學計劃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質以及綜合學生之間的差異來制定,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真正的以生為本,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并幫助解決,很多教師對以生為本的理解有一定錯
誤,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學生的成績或者對不同的學生予以不同的態度,這些都是不恰當的行為。而高效率的課堂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教學的目標,在平常的課堂中,教學時間是有規定的,而作為教師就應該在這個時間內完成自己制訂的教學目標,而且需要盡可能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而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課堂教學要求和教材來制訂教學目標,而且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也需要讓學生了解到每節課要完成的任務,做到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以生為本”高效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的結果,師生之間共同努力、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教學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形成“以生為本”高效課堂的基礎
1.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教育的根本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教學中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作為重要的部分是需要通過合作來充分發揮作用的,形成高效的課堂,師生之間的關系則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必不可少,課堂互動也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缺乏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課堂互動的組織者,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發揮學生的作用,而學生則是活動的執行者,在活動中激發自己的潛質,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作用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2.教學資源的利用
教學資源有很多,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教學中需要用到的教材以及課程的標準,課程標準決定著教材的內容,同時教材是教師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的基礎。教材對于學生來說則是學習的引導,是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教材在課堂中的應用是很重要的,教師和學生都要充分了解教材才能為提高課堂效率打下基礎。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也是現在常用的一種教學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既節約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又可以讓學生更加生動具體地了解知識,對高效課堂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3.恰當的教學方法
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從整體上來講都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師制訂的教學計劃來選擇,同時要了解學生不同階段的變化,以此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教育是在不斷發展的,教學理念的變化和教學目標的提高都會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出發點,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方向,結合教育經驗而形成的具體的教學方法能夠為高效率的課堂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實現“以人為本”高效課堂的措施
1.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自身專業素質
教育是在不斷發展與創新的,這樣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
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學習,根據改革的要求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時要借鑒其他教師的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再次,定期進行專業的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現在處于課改中,有些老師并不是完全理解課改的內容,培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提高教師各方面的能力,為完成高效課堂提供有力的支撐。
2.全面地了解學生
“以生為本”的要求需要教師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生,師生之間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課堂上,但是這樣是不足以全面了解學生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了解學生的基礎,在課堂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和學生參與其中,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是一種了解學生的重要渠道。而在課堂之外,教師也需要時常關心學生生活中的狀況,和學生進行交談或者參與到學生的休閑活動都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這個過程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征以及潛在的能力,通過這些了解更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課后做好課堂教學的總結
要想一直做到高效率的課堂是需要不斷地積累和總結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使課堂存在不可預見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發揮是教師無法決定的,因此教師在活動中就要觀察學生的表現,總結活動開展的效果,不同的活動學生的變化以及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教師課后總結,通過比較學生的不同表現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質,培養學生的綜合素
質,對活動中存在問題的研究使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這些經驗的積累都是教學中寶貴的財富,不斷地總結積累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以生為本”高效課堂不僅是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學生希望擁有的教學環境,因此研究的步伐是不會停止的,教師和學生仍舊需要共同付出努力來讓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高,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學習,整體的素質都有一定的提高,而教師也能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質,師生之間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茜茜.新課程改革中的探究學習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1.
[2]邵琛琛.論生本教育與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J].語文月刊:學術綜合版,2010.
[3]何倩.生本教育實施中應把握的四個方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