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霞 馬勇 張慧文
摘 要:高等數學作為醫學院校的一門基礎學科,它的概念多而抽象,知識難而枯燥,教學內容多而教學時數少,再加上是一門基礎課程,學生不是很重視,所以教師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教師素質;教學手段;學習興趣
高等數學是醫學院校大多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高等數學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抽象思維能力和大膽猜想與推理論證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習高等數學這門課程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每個在校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因此,如何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效果,是高等數學教學者應該探討和思考的。本文就我個人的教學作一探討:
一、從教師自身素質上探討
教師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的培養,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上課前一定要吃透教材,熟悉每個知識點、概念、定理、性質等等。想清楚如何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給學生解釋,每句話都要有說服力,都要有理論支持。同時教師也得多參考相關的書籍,利用網絡與圖書館多學點專業知識,經常聽同行教師的課,取長補短,抓住一切機會,到別的高校,跟老師去溝通和交流,逐步提高自身的修養。
二、從學生自身特點上探討
要想上好高等數學,了解自己所帶的學生完全有必要。要了解他們的數學基礎、所學專業。比如,同樣是上高等數學,對于專科生的要求以及授課方法跟本科生是不一樣的,對于少數民族班的學生學習的要求和教學方法得采用適合民族班的學生,不能盲目地一概而論。
三、從教學的手段上探討
現在的教學不像很多年以前,只是單純的板書教學,增加了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也就是利用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法教學,這種教學沒有那么死板,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主動、活躍,可以把數學上抽象的東西變得更加直觀,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例如,講解“定積分的概念”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分割、求和、取極限”的這種思想學生更容易接受。這種教學要求教師在多媒體制作方面要過關,“活到老,學到老”,要常跟多媒體制作效果好的教師交流與學習,以便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四、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上探討
高等數學一般是大一的第一個學期就開始學。而大一新生剛從高中畢業,還沉浸在高中時候的學習方法中,對于大學的學習生活一片茫然。而高等數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與高中數學學習是不一樣的。如何使學生快速尋找到一種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求學生每節課前都要預習,把不理解的、理解不徹底的和理解了的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出來,等老師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爭取把每個概念、定理等完全理解。課后還不理解的,告知學生也很正常,高等數學本身就很抽象、很難,給學生以鼓勵,讓學生明白不是自己笨,而是知識本身“難”。這樣就會慢慢培養起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其次,讓學生學會自學,平時遇到問題要學會自己解決。大學教師不像高中教師那樣有輔導自習,有問題找老師也不是那么方便,所以要學會利用一切“手段”,解決自己遇到的學習問題。例如,可以與同學們一起探討,可以到圖書館查相關的資料,可以上網查文獻等等。
五、從習題課上探討
高等數學這門課程,也同高中數學一樣,少不了做題。而對于大學中高等數學的課時少、內容多的現狀,上節習題課是很“奢侈”的,而學生們很喜歡讓老師講習題,所以上好習題課是很重要的,不能像教小學生那樣,每道題都講,而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講,學習高等數學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能想到,而不是老師講他們能不能聽懂,難點是自己想不到,所以習題課老師要挑著講,大多數題目還是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去做。
以上是我對高等數學教學的一些探討,教學和學習是一樣的,因人而異,沒有固定的模板可套,所以,需要每個老師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一套教學方法去教學,使得整個高等數學的教學和學習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程宇.對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思考.數學教學:下旬刊,2009.
[2]王曉明.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探討.科技視界,2013(24).
參與課題:參與“2013—201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公共課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立項”課題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