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和推動,初中體育教學從教學方法、目的、理念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同時還必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提高體育學習能力以及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采用愉快體育的教學方式是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對愉快體育教學介紹了基本概念,并進行了一些相關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愉快體育;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斷進步,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傳統應試教育也逐漸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和不足。如今初中體育教學在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例如體育科目得不到學校的重視,學生學習體育只為了增加中考分數等。人們認為學生應該把精力運用在學習理論知識上,從而忽視了體育科目的重要性。目前,隨著近幾年教育觀念的逐漸改變,很多學校和教師已經認識到體育科目的重要性,為了能夠在教學中更突出體育教學效率和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愉快體育已成為體育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學也是一樣,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學活動順利實施。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可以在教學中穿插體育比賽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愉快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除此之外,利用游戲活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使學生在比賽中能夠用自己的技術和智慧挑戰對手,并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因此,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
二、運用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評價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合理評價,能夠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升。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只針對成績來進行評價。例如,一個學生原本體育成績不好,但后來穩步提升,進步明顯,即便成績依然不算非常優秀,教師也應該對其進行鼓勵。在教學當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特點,并對其表揚,從而提高其學習的熱情。
三、讓后進生體驗到運動的快樂
在教學中,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導致其體育成績的高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往往能積極地參與運動,而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對體育沒有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重點關注后進生,并做到區別對待,要幫助他們感受體育,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
四、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
要創設教學情境,一方面要創設教學現場環境,另一方面還要創設師生人際關系心理環境。在這其中,心理環境包括師生合作的凝聚力、競爭的氛圍等。教學現場環境則包括平整的跑道、色彩對比和諧的場地等。除上述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講究教育教學的藝術,與學生一同活動,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教學,感染學生感受體育的樂趣,使學生能夠快樂、輕松地學習體育。
五、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
首先要保證教學內容順序得當,學生在剛上課時注意力集中,這時教師應該教授課本上的內容,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出現疲倦,這時教師就應進行一些活動。在內容安排上,訓練協調性的科目應放在前半部分,而訓練力量的部分則應該放在后半部分。此外,教學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要結合學生的愛好,因材施教。例如,由于男女的差別性,男生適合籃球等體育項目,女生則適合跳皮筋等體育項目。
如今,體育事業正在不斷的發展,而社會的進步也對體育事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體育應從小抓緊,在愉快的教學中,教師要鉆研合適的教學方法,做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并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達到其目標。
參考文獻:
[1]甘宏玲,郝斌,張峽.中小學體育課實施快樂體育教學與多元智能的開發[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06).
[2]李國平.淺析快樂體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09).
[3]王文山.快樂體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若干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0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