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的社會,是網絡的世界,電腦和網絡的普及極大地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為人們提供了信息沖浪的無限空間。但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對于涉世未深、自制能力較差的中職生來說,無論在課堂,還是在課外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提高學生應用網絡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識,引導學生文明、安全、健康上網,從而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網絡;引導;網癮;興趣;網絡環境;網絡資源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354-01
21世紀是信息的社會,是網絡的世界。計算機和網絡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并溶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確引導學生走出盲目上網和迷戀網絡的誤區,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將是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一、正確認識網絡
什么是網絡,所謂網絡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互聯網,他起源于60年代,它在通訊、資料檢索、客戶服務、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網絡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學之不完的知識平臺;給人們開辟了一個虛擬空間,讓人們可以無的放矢地交流;為學生們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利用教育網站尋找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還可以通過網上進行購物、信息發布、遠程可視會議服務和多人講座的實時上網交流等。
網絡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學生正處于一個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的上網很容易會出現情緒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在心理方面,會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記憶力減退,對其它活動缺乏興趣,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情緒低落;在身體方面,會出現不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網時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同時,由于玩游戲時全神貫注,身體始終處于一種姿態,眼睛長時間注視顯示器,會導入視力下降,眼睛酸痛,脖子酸痛,頭暈眼花等癥狀。在行為方面,會出現品行障礙,產生攻擊性行為,認為暴力并非都是違法的,甚至崇尚暴力。
二、學校引導使用網絡:
1、加強思想教育,正確引導上網
中職學生對網絡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也能進行簡單的運用,這應是件好事,但他們大多數同學不明白什么時候可以上網、在網上可以做什么,不懂得節制,不能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對待網絡。
2、在課堂上注重網絡知識的滲透
為了讓學生能多方面地了解網絡,在平時上課中盡量多的給學生介紹一些上網基本知識:在網絡中我們除QQ等及時聊天軟件外,還可以收發電子郵件、下載資料、進行網絡視頻學習等,還可以了解到如何安全上網,防治病毒等。有了這些知識以后,學生上網時就不會僅僅局限于游戲和聊天、聽音樂、看電影等,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3、給家長宣傳,讓家長明白上網的重要意義,從而督促子女健康上網
引導學生健康上網,除了老師對學生監督和引導,家長也同樣有義務。對于一些農村學生的家長來說,提到網絡就是持反對態度,對學生訓斥,更無法對學生的上網進行正確的指導。我們在資料上向家長宣傳了什么是網絡;我們的學生在網上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可以學習,也可以正常娛樂,也能夠通過隱蔽的方法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從而希望家長對子女的關注能更多一點,也多了解一些學生在家的情況,且經常能與老師聯系和溝通。這樣,由家長和學校共同做好引導工作。
4、加強網上交流
我把自己的QQ和郵箱告訴學生,如果需要幫助的話,可以隨時給我留言,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也可以成為他們最好的傾訴對象,同時在自己的QQ空間里把和同學們的活動放進去。讓學生在網上評論,從而留下自己的痕跡,他們覺得很有成就感。
三、加強對有網癮的學生的引導
對于現在的中職生來說,有極個別學生已經對網絡有癮,達到癡迷的程度。對這些學生,我們幫助他一起分析,他為什么會長期的或者是那么長時間的去玩游戲。我們要和家長進行及時溝通,在整個過程中需做深入細致的工作。
四、創造網絡育人環境
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上網場所,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我們的學生大都家在農村,自己購置電腦的比例很小。他們經常光顧的場所就是網吧,而很多網吧的運營很不規范,也不安全,上網人員參差不齊,網吧老板只管賺錢,有的網吧甚至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等,還故意用不良的網站吸引這些涉世未深的學生,以牟取暴利。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學校已提出了向學生開放網絡教室。通過對網上的一些不良信息的屏蔽和過濾,為我們的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而且有了老師的指導,可使我們的學生更好的掌握上網的技能,獲取網絡資源,通過自己的分辨、處理、創新,從而合理的利用網絡。因此,學校對孩子教育、引導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參考文獻:
[1] 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子工業出自版社)
[2] 計算機網絡基礎(電子工業出自版社)
[3] 《淺談正確引導學生健康上網的體會》(王一梅)
[4] 《如何正確引導學生上網之我見》.(劉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