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 要: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對如何創設問題情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情境;高效課堂
作為數學教師,要精心設計有效問題,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陶冶學生情操,拓展學生數學思維,促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獲得發展。
一、利用相似問題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知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師可以將具有相似性的知識收集在一起,引導學生總結它們的規律,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數的整除與多項式的整除等知識,都具有相似性。又如,通過比較“正整數—自然數—非負有理數—有理數”這些相似數集,讓學生切身體會數集擴充的主要原因和規律,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集知識。
二、運用故事和典故創設問題情境
初中生大都喜歡聽故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數學故事、數學典故等來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之所以對數學無法產生濃厚的興趣,主要是因為數學知識太過于枯燥和乏味,因此,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致。如果運用趣味性故事或典故導入知識,則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
為了有效推行問題情境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設問題情境。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逆定理”這節內容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如下問題情境: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埃及金字塔的相關資料,再讓學生猜想金字塔底部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問題提出后,有的學生認為是三角形的,有的認為是四邊形的,也有的學生認為是正方形的,總之,各種各樣的想法都有。這時,我們抓住時機,用多媒體的動畫模式剖析金字塔的內部結構,最終把金字塔底部顯現出來,學生都感到很驚奇,原來金字塔底部實際上是正方形的。至此,我們再繼續提問:“勤勞智慧的古埃及人20多個世紀之前就已經運用直角知識進行建筑設計了,那你們知道他們是如何在設計建筑的過程中進行直角確定的嗎?”如此提問,由于學生不知道答案,可以立刻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時我們再把“勾股定理逆定理”引進來,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我們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創設多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呂來娣.談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8).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雙河鄉第一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