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存
摘 要:要讓學生獲得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首先要注重誦讀感悟,體驗誦讀的樂趣;第二要動筆寫感悟,體驗自悟的樂趣;第三要超越文本,體驗創新閱讀的樂趣;第四要養成自主閱讀習慣,體驗課外閱讀的樂趣。
關鍵詞:學生;享受;自主;閱讀;樂趣
葉圣陶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也作如下闡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而我們過去由于過分強調語文學習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導致我們有一些教師把語文學科的任務局限于語文知識的掌握而疏于語文素質的培養,體現在教學中,就是教師庖丁式的講解代替學生的自主閱讀。因此,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如何讓學生獲得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在語文教學中是多么重要,也越來越感受到閱讀教學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巨大作用。那么,如何讓學生獲得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呢?
一、注重誦讀感悟,體驗誦讀的樂趣
誦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必由之路。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的講解就能讓學生接受的,只有通過自己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才能產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才會有閱讀樂趣的產生。以《最后一課》教學為例,單純的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講解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沒有什么益處。而在朗讀中,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小弗朗士的天真、頑皮,體會到韓麥爾先生對祖國、祖國語言的深情和盡職盡責的精神。沒有學生自主誦讀,就不可能讓學生的理解跨越時空的阻隔向縱深飛躍的,所以,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誦讀必不可少。
二、動筆寫感悟,體驗自悟的樂趣
閱讀一篇文章,就像享受一頓大餐,吃人嚼過的饃總是不香的。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悟性”,而這種“悟性”絕非靠灌輸獲得的。教師的作用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如何品味,如何感悟。
在教學《孔乙己》這篇小說時,讓學生反復自讀課文之后,就可以動筆寫初讀感受。學生從小說的主題、人物形象、語言等不同角度寫出自己的感受,并先后在小組和班內交流,學生從中還體驗到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理解人物形象或小說主題的樂趣。如,對描寫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一位學生就此寫閱讀感受,分析語言運用得生動,特別是“排出”一詞準確生動地表現了孔乙己在短衣幫面前擺闊氣的可笑。這時,我讓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設身處地的體會孔乙己當時在看到別人的“笑”,聽到別人的“話”后,是怎樣的心態?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得出結論:“排出”一詞表現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幫面前死要面子、擺闊氣,聊以自慰并以此擺脫受取笑、受嘲弄的窘況。這樣,一個教學難點就此突破。
三、超越文本,體驗創新閱讀的樂趣
閱讀,除了與文本、作者對話外,還要有與自己心靈的對話,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要善于營造出有利于學生理解、體驗的氛圍,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要求下反復聽朗誦錄音,或帶領學生品讀,或讓學生自讀自悟。加之情感渲染、背景介紹等,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體驗文本的韻味和美感,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比如,教學完《孔乙己》一課后,并沒有匆匆結束,而是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如:假想“孔乙己”:(1)假如孔乙己考中了舉人……(2)假如孔乙己打折的腿好了……(3)假如孔乙己邂逅范進……通過這樣的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小說主題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四、養成自主閱讀習慣,體驗課外閱讀的樂趣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我們必須力爭“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步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為了讓學生在書的世界自由馳騁,我首先鼓勵學生多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學習特點,為學生選擇讀書篇目,加強指導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注重閱讀的實效。以學生自由閱讀,再師生共同閱讀,交流討論為主要方式,每學期開展多種形式的促讀活動,如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讀比賽、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及時交流讀書時的新感悟、新發現,極大地激發學生閱讀的信心和熱情,使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
課程標準中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時間。”“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可見,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體驗自主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放飛想象的翅膀,迸發思想的靈光該是多么重要啊。
參考文獻:
徐世貴.新課程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開明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五中)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