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紅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短時記憶是學生熟悉英語基本詞匯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如果要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良好的短時記憶效果,就要考慮學生的短時記憶與教師開展詞匯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并合理地做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短時記憶 英語詞匯教學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96-02
一、短期記憶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聯系
(一)短時記憶的定義
短時記憶,是指在接受到外界信息的短期時間里,通過運用視覺和聽覺等多種信息接受方式,從而在特定的時間段中使多種元素相互組合,最后經過個人的思維中心、興趣愛好和潛在意識等所共同篩選和過濾出的有目的性、選擇性和時效性的記憶形式。在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短時記憶是使外界信息能初步進入學生的意識理解和記憶中,在短期內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留下印象。
(二)小學英語詞匯的特點與價值
小學英語詞匯,是由生活中不同類型的事物所造成的,主要由語音、詞匯和語法三大基本要素共同組成,具有客觀性、全面性和多元性的特點。由于英語詞匯是教學過程中的組成基礎,所以,教師指引和幫助學生把握好相關詞匯知識的學習,就成為了小學英語教學階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短時記憶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聯系
作為主體的小學英語教師在安排和組織日常詞匯的教學時,除了要參考學校對英語教師特地規定的基本教學流程和教學目的,還要關注學生這一客體在以“英語詞匯”為主題的課堂教學中是否能產生有效地短時記憶——對英語詞匯的接觸、理解和吸收,從而促進學生建立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的短時記憶與教師詞匯教學中存在的矛盾
(一)教師教學的常規性與學生抵觸心理的沖突
在小學的教學階段中,大部分學生是在學習活動中首次接觸到英語這一獨特的語言工具。假如學生對于英語詞匯是一直保持著抵觸的狀態,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往往就會由于學生的抵制而大大地降低了效率。當教師在教學中無法有效地指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合理、客觀和全面地了解英語詞匯的相關學習,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就會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思維隔膜,從而導致師生的互動效率受到很大的約束,使學生有意或無意地降低了對英語進行短時記憶的主動性,并且造成惡性循環。
(二)教學分配過于均勻,造成主次不分
部分教師在開展英語詞匯的日常教學時,可能忽視了新舊詞匯的主次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均勻地分配力度,導致學生盲目地去背誦,分不清相關詞匯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在有形和無形中降低學生的信心,使學生產生錯覺,認為英語詞匯知識內容太多或太雜的錯誤想法。當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形成不良的潛在意識時,就很容易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出現短時記憶時降低對詞匯知識的關注度等僵局。
(三)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對英語詞匯的重復性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英語詞匯時,除了少部分對英語產生興趣的學生會積極配合,甚至學會自主地了解和研究,大部分地學生會保持中立狀態:一般會在課堂中遵守并參與英語教師的日常教學,被動地在課堂中接觸和學習相關英語詞匯,而在課外的時候,就相對很少地關心英語單詞及其相關詞匯的意思、組成結構等細節。同時,部分學生雖然能對相關詞匯進行短時記憶,但由于背誦時是處于機械化狀態,因此,遺忘速度也十分快。在這樣的狀態下,部分教師在開展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可能會把課堂的重心放在學校統一安排的課堂策劃,很多時候會在不經意中不斷開拓新的知識面,而忽略了對舊單詞及其相關詞匯的復習,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忽略了重復性教學,導致學生對詞匯保持著不良的陌生感。
三、如何把短時記憶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融合
(一)課堂教學加強技能教學,豐富和聯系英語詞匯
教師在安排和指導學生參與英語詞匯教學時,不僅要把握好日常教學系統的合理教學秩序,還要適當地增加英語教學中的不同技能教學類型,并根據教學的大體流程去合理進行新舊詞匯的聯系和對比。
為了確保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及時、合理和有針對性地開展英語詞匯的相關重復,教師可以參考教學的相關書籍,一方面是歸納出有對比性詞匯,如“好”與“壞”(“right”與“wrong”);另一方面是統計好相似性的詞匯,如不同程度的“好”(“right”與“correct”)等,從而在日常教學中增強學生對新舊詞匯的聯系,及時刺激學生的短時記憶,促進學生在背誦單詞和詞匯時能進行系統的聯系和融合。
(二)聯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協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機構
小學教師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形成合適的邏輯分析力、理論理解力和知識記憶力等。小學生最大的學習特征就是能很好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直接性的模仿。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如果想讓學生從被動向主動的狀態轉變,那么,就需要在日常的課堂充分調節好學生的學習心態,合理分配好英語詞匯教學的主次性,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在靈活教學中協助學生構建合適的學習心理機構。
(三)加強師生在日常教學的互動性,設計多元化的課堂活動
為了減少小學生在學習、接觸和記憶英語時產生的抵觸性心理,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減少講課時間,充分地利用小學生的模仿的特長,適當增加教學活動,例如安排多人一組去參加詞匯分析比賽等合作型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身參與課堂的具體實踐,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好奇心。
在舉辦類似活動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和主動學習意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中增強了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了日常教學中的互動性。所以,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主動、有針對性地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組織性、協調性和積極性,合適地分配好活動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的具體實施。
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中,不同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不同效果的短時記憶。因此,教師要結合短時記憶與英語詞匯教學的聯系,觀察和發現日常教學中存在的隱患,從而在教學過程做出合理的調整和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卜玉石.小學英語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課程[J].教材·教法,2011,(09).
[2]李航,杜尚榮,李森.論外語課堂中教師話語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