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美珍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40-01
一、研究背景
偶爾在一次上課巡查學生課堂練習時,我發現居然有好幾個學生在用草稿本傳話。于是就將草稿本繳了上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幾本所謂的草稿本上居然“包羅萬象”,“天馬行空”的涂畫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而很多課堂的相關練習都沒有找到。其實這一現象并不難理解,這樣類似的事相信很多一線老師都遇到過。數學教學中,通常教師都會要求準備課堂練習本、草稿本,有的可能還有家庭作業本。草稿紙用的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于是,我萌發了重新優化整合草稿本的念頭。
二、創意思路
所謂“優化整合草稿本”,即重新設計使用學生的草稿本,將學生的草稿本、課堂練習本、家庭作業本進行優化整合,設計成如下樣式:左側為練習區,右側是草稿區。在教學中將課前復習題、課堂鞏固練習及家庭作業集中安排在作業本的練習區,練習和草稿左右一一對應。而像《課堂作業本》及單元測驗時則需要單獨的草稿本,要求對應作業編上題號,書寫清楚整齊,與《課堂作業本》和試卷一同上交批改。這樣的設計和要求,既便于老師批改,也便于學生自查錯點。
三、實施程序
為了檢驗這一設想的效果,我在自己所任教數學的兩個班中進行了實踐。其中一個班的學生還是像以往一樣,分開使用草稿本、課堂練習本,對草稿本不檢查,不批改。另一個班的學生則依照設想的那樣使用整合后的本子,課堂結束后統一上交批改或小組長檢查。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準備本子,細化分工。2.介紹方法,明確要求。3.批改訂正,查漏補缺。4.定時評優,激發熱情。5.比較測評,完善細節。
四、操作要點
1.本子選擇,貴在整潔。學生選用的本子可以是白紙裝訂的,也可以是沒用完的上學期練習本,但一定要是很整潔干凈的紙。當然教師也可以規定統一本子,方便批改也更美觀。
2.講清方法,輕松操作。對兩本本子的使用方法和書寫要求一定要向學生講解清楚,讓學生明白該如何正確有效地使用它們,更好地為學習服務。
3.批閱及時,集中反饋。如果教師自己時間緊張,沒法親自批改,可以采用相互交換批改或小組合作批改法。批改后要及時督促學生自查訂正。教師要注意及時搜集從中反應的問題,在下節課中集中反饋這些問題。如學生對某一塊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學生錯誤率高的題目,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解題時出現的新穎的解題方法等。
五、評析效果
實踐一個月后,對兩個班學生進行單元測驗,并對測驗結果和各項作業情況進行比對分析。發現這一設想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橫向比較,實踐班在“計算題”和“解決問題”中,正確率明顯高于普通班,而且解題思路更有創新。縱向比較,相較于自己之前的學習情況,實踐班的學生在計算正確率、解決問題能力方面也有明顯的進步提高。
經過幾年的實行和不斷完善,綜合評析之后,自我認為此此設想還是比較有實用操作價值的。
1.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提高計算正確率。因為課堂上的練習和草稿教師都要批閱,所以學生注意了草稿的書寫質量,規范了數字的書寫,亂涂亂畫的現象不再出現,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上課沒有了偷懶開小差的機會,課堂上多了很多有價值的思考,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便于準確把握學生學情,利于因材施教。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如發現有錯,旁閱草稿就會發現出錯的原因。對于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教師可以清楚的統計分析造成錯誤的不同情況,上課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對難點進行再講解。再者,根據不同學生,教師也可有針對性的對其學習薄弱點及時講解糾錯,進行因材施教。而有些題目,學生的結果雖然正確,但如果查閱草稿時發現其思考及計算過程是錯誤的,此時的草稿就能給教師的正確評價提供依據,有效杜絕了學生重結果輕過程、作業互相抄襲現象的發生。
3.幫助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創新意識。有的學生膽子小信心不足,有些題目雖有好的思路但上課怕舉手發言,采用此法非常有利于教師觀察掌握這類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教師發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閃光點,同時也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經驗總結
再完美的計劃也要靠實踐來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幾年的試行下來,根據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統一本子,既規范又美觀。剛開始試行時,我沒有統一限定本子的類型,學生選用的本子可以是白紙裝訂的,也可以是沒用完的上學期練習本,只考慮到整潔這一要素。因此,在后來我就改進了這一點,統一發放本子,并且寫完就到我這里換一本新的,把舊的本子統一存放,期末復習時讓學生自己找錯題,查漏洞。
2.加強訓練,提高作業速度。開始實施時學生因為要學生端端正正的打草稿、認認真真的完成課堂練習,影響到了課堂教學進度。為提高學生的作業速度,我建議在教學中采取分散作業、及時評講的做法。學生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后,速度自然也跟上來了。
3.反饋及時,事半功倍。在學生練習時,請速度快的學生板演,教師及時評講反饋,對板演正確的立即加以表揚、鼓勵,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板演的積極性,而且在評講過程中其他學生能通過對照,發現自己練習出錯的原因,及時明錯訂正,促進對新知的理解,為下面的教學打好基礎。同時這種做法也有利于學生作業速度的提高,確保學生的作業當堂完成。
4.持之以恒,習慣成自然。隨著正確率和自覺性的提高,改作業的效率也明顯提高了。如果結果正確,草稿上的過程也基本沒有問題,只要在改到錯題時再關注相應的草稿即可。
草稿本在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出學生學習的思考過程與方法,因為它滿載著學生分析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痕跡。重視了草稿本,就等于重視了學生的思考。重用了草稿本,就等于重用學生的大腦。改變視“草”如草的觀念,讓“草”變“寶”,更好地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服務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3]周玉仁.《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