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籃球教學曾經一直強調技術和戰術的訓練,忽視了對學生體能的訓練。在近幾年總結了各大比賽中的經驗以及學習國外的訓練方法,發現籃球運動對體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引進了體能訓練理論,并獲得了不少收獲。但在教學嘗試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針對我國籃球教學中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闡述,并介紹了解決問題的措施和籃球教學中對學生體能訓練的方法,希望給體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籃球教學 體能訓練 問題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203-01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個國家紛紛尋求綜合國力的發展。所謂綜合國力,就是指一個國家在各個方面均衡發展均有比較突出的成績。我國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在各個項目上人才輩出,但籃球相對來講是我們國家的弱項,而且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很高,因此我國體育方面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深深體會到加強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隨著學生體能訓練理論研究的展開,這一觀點被更多的人所重視。但是我國的教室剛剛接觸體能訓練方面的教學,各方面的理論與經驗都不夠成熟,有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我國籃球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問題
1.體能訓練與技術、戰術、心理訓練分離
我國的體育教學總體來說以技術教學為主,教師通過示范使學生了解體育項目的基本技巧,再通過不斷的訓練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戰術訓練為主。但是僅僅是講解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體能的訓練,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體能沒能得到提升,在體育訓練中往往會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非常容易受傷。在團隊中,大家的體能不足,體能水平不統一,在訓練或比賽時,很難做到團隊合作。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有技術,戰術的訓練,但心理的訓練卻少之又少,更不用說與體能訓練結合。只有解決了學生心理上對體育項目的抗拒,體育訓練才有可能展開,并進一步進行體能上的訓練并有所提高。
2.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技能訓練脫節
在我國體能訓練范圍較窄,一般在軍人等特殊人群中進行,近幾年才引起教師的重視,但是體能訓練在教學中往往僅限于獨立的體能訓練,或者不訓練,或者只做體能訓練,造成了體能訓練與專項技能訓練的嚴重脫節。本來體能訓練就是要為專項技能服務,但是脫節后,不但體能訓練沒能為技能打下良好基礎,還會造成疲勞而影響技能的訓練。
3.技戰術訓練代替體能訓練
還有一些教師沒能準確理解體能訓練這種理念,誤以為體能訓練就是不斷的練習,把體能訓練當成了技戰術訓練的加強版,產生了以技戰術訓練代替體能訓練的現象。技戰術的加強訓練的確能讓學生對體育項目加強熟悉,但是體能提升的目的完全被曲解。
4.體能訓練的量把握不準
體能訓練不是簡單通過提升運動量完成的,而是一種科學適量的訓練系統。而有些教師走進了某種誤區,設置大量的運動量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完全忽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體能訓練必須因人而異,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訓練量,做到科學適量的完成體能訓練的任務,真正達到體能的提升。
5.體能訓練后不能得到充分恢復
體能訓練的合適程度應該是學生充分熱身,逐步加強運動量,讓學生有輕微疲憊感為宜,而不是毫無章法的大量訓練。在體能訓練后不能立即進行技能的訓練,如果得不到充分的恢復休息,學生的身體消耗過大,會對接下來的訓練產生抗拒,長時間還會嚴重影響體制相對較差的學生的身體健康。
二、解決籃球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問題的途徑
1.深入學習體能訓練的理論
實踐的成敗取決于理論的研究深否深入。作為基層體育教師必須深入學習籃球體能訓練的理論基礎,包括傳播學理論和行為學理論。哈羅德·拉斯韋爾(1984)認為,傳播的過程就是誰(控制分析),說什么(內容分析),通過什么渠道(媒介分析),對誰(受眾分析),取得什么效果(效果分析),形成了公認的“5W”模式,為籃球教學活動中的體能訓練奠定了理論基礎。另外籃球教學體能訓練過程中引導人的行為的方法和技術,作為行為學理論,可以有效地指導籃球教師的教學行為。
2.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
如果體能訓練沒有系統,沒有計劃的進行,不但難以完成目標,還會對體質較差的學生的身體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制定合理的體能個訓練計劃非常有必要。注意做到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運動肌肉有一定的適應階段,在開始體能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少量安排運動量,在度過適應階段后逐漸加強訓練強度。在做訓練計劃時,做好學生意外傷害的緊急措施也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3.安排合理的訓練方法
常規的體能訓練方法有很多,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薄弱環節。但值得注意的是,體能訓練不能一成不變,否則就忽視了體能訓練的科學性,要將不同的訓練方法結合起來,并根據需求隨時調整運動量,練習次數,采用多樣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改變單一的訓練方法。
三、學生籃球體能訓練的方法
籃球教學體能訓練要有一定的側重點,根據學生的弱點來進行不同的訓練,包括速度、耐力、力量、彈跳、靈敏度的訓練。根絕不同的訓練目的運用不同的方法。如速度訓練采用接力跑;耐力訓練時限時一分鐘,見邊線連續折返跑完成l6~17趟練習;通過手指屈伸聯系提高手腕力量;通過深跳練習或青蛙跳立定跳提高學生彈跳能力,靈敏度的訓練可以通過師生間接困難球來提高,或學生之間進行拍背練習。
籃球運動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有充足的體力和發達的運動神經。但同時籃球運動也是一項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項目,這就要求學校在開展籃球教學時充分注意對學生體能的訓練。優良的體能不但是籃球運動員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的保證,也是在校學生完成正常學習活動的根本要求。只有通過教學活動科學合理地對體能進行訓練,才能實現我國籃球教學中體能訓練的目標,真正對學生體能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辛富豪,殷暢,楊杰麟.新形勢下我國籃球體能訓練常見問題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年(22)
[2]崔建強.淺談如何制定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年(5)
[3]白永勝.論我國籃球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J].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2年(14)
[4]盛永利.初中籃球體能訓練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年(21)
作者簡介:
楊建英(1973年1月16日),男,籍貫:河北省固安縣,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