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峰
摘 要:體育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活躍校園氛圍。對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體育教學進行探究很有必要。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體育;教學理念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師要重新審視體育教學過程,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創新科學有效的教學體系,改進傳統教學模式,切實提高高中體育教學水平。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般來說,課程結構的改革往往被看作是與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有關的工作,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課程結構改革尚未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上,致使教師僅僅從形式上理解了課程結構及其內部的相互關系。由于教師對課程結構長期的誤解,導致高中體育教學質量遲遲得不到有效提高。我們要真正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關注學生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取得課程設計的成功。因此,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內容要貼近學生日常生活,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多樣化、層次性強的教學方案,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理念,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教學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保證小組分工的明確性與合理性,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定位,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職責,以達到更好的合作效果。由此可見,分工合作與合作參與是一樣的,都屬于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在體育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一般運動競賽都是以小組為單位,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并積極關注不同學生所擅長的不同的運動項目,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合理分組。盡量讓每個小組都有擅長不同技能的學生,也可以讓學生自愿組合。例如,在教學墊上運動時,可以允許小組長負責小組內的合作學習活動,并由小組長給組內成員指派相應的學習任務,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職責,共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熟悉并掌握這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有的學生出主意、想辦法,有的學生參與實踐,大家都在合理分工的氛圍中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并讓每一位學生都感染到奮發向上的學習情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作為體育教師,不能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應該在整個合作過程中加強指導,必要時給予學生點撥和幫助。
三、提高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傳統教學手段單一,既不利于學生興趣的保持,也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我們要提高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有效性,讓課堂教學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實踐證明,愉快的學習情境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們要努力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活而不散,實現環境與體育氛圍的和諧統一。例如,在學習投擲時,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隊形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從體育器材色彩搭配上下工夫,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與心理感受。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豐富的色彩會給他們帶來躍躍欲試的感覺,激發其學習的動力,產生求知的欲望。另外,我們還要在體育教學的形式、手段、方法與設計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增刪,要使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使教學過程生動、新穎、簡明、實效。同時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與時俱進,引進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總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一定要注重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學對象和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并善于反思教學過程,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應積極改進,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閻亮.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教師,2011(4).
[2]章錦泛.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2007(4).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乾縣職業教育中心)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