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琴
摘 要:對于高師音樂教學法課教學而言,研究性教學具有必要性,其根本因素是與基礎音樂教育相比,我國高師教育研究性教學現狀還比較落后,由于研究性教學可以應對高師音樂教學法課的特點,針對高師音樂教學法課教學內容,構建相關問題探究、調查研究、實訓研究以及實驗研究等模式,以此實施研究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保證學生形成教學觀念、獲取有效教學方法以及造就教學能力的學習效果,并不斷適應高師音樂教學法課教學改革。
關鍵詞:音樂教學;研究性教學;教育實踐;具體策略
所謂研究性教學,就是教師積極指導學生生活、社會以及自然中對確定與選擇相關學科的專題研究,確保學生能夠學會在獨立性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以及實踐過程中應用知識、吸收知識、解決問題,并以此獲取獨特而新穎的學習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研究性教學是師生根據所需解決的問題確定并選擇方法、研究內容、為解決問題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學習過程。
一、高師音樂教學法課中應用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意義
1.與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相適應
第八次音樂基礎課教育改革中,音樂課程價值觀、課程目標、課程性質、教學方法以及課程教學理念等各方面的變化都比較大,而在改革進程中,研究性教學逐漸成為高師音樂教學法課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方法。由于研究性教學可以不斷發展與有效保持學生本身所具有的探究性興趣,避免學生由于繁重的知識學習量而逐漸失去其學習興趣,而且研究性教學能更深刻地探究、充分強調學習體驗與經歷,確保學生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同時,能夠養成一種共享、合作的品質,研究性教學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所有探究活動的主體都是學生,而教師則居于輔導地位,所以不管是作為一種課程形態,還是教學方式,研究性教學在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中,逐漸呈現出其重要的價值。
2.與教學法學科特點相適應
所謂音樂教學法,其實就是對音樂教學過程、教學理論和教學規律進行研究的實踐和理論相結合一門課程,音樂教學法是音樂師范專業學生所要學習的必修課,同時也是高師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音樂教學法的目標就是對學生師范素質進行不斷培養,以此樹立其科學的教育觀念,讓學生掌握教育教學技能、基本規律以及教學技巧,提高學生教育教學能力,所以,音樂教學法教學內容不僅包括觀念塑造與概念了解方面,同時也包括能力培養與技術操作方面,音樂教學法所研究的教學媒體、方法、對象、過程以及教材等都具有豐富靈活性,具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以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特點。
二、高師音樂教學法課中應用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1.問題探究模式
所謂問題探究模式,就是根據未知問題作相應的探究研究,進而有效解答問題的具體教學方式。此教學方式比較適用于概念與觀念性問題的解決,其操作方法是,針對本課程教學目標與內容,具體由教師對問題情境進行創設,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能夠收集相關信息與科學事實,對具體解題方法進行探求,最終得出科學結論。如:向學生傳授相關的音樂課程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并非簡單地由音樂教師向學生講授與灌輸知識內容,而是要實施以下音樂教學步驟:(1)通過讓學生欣賞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使學生對音樂新課程的興趣得以激發;(2)積極引導學生在提問題的同時,能夠確定相關專題研究課題,如:“實施音樂新課程的目的”“音樂課程什么時候產生”等;(3)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報紙、教材等對音樂新課程有所了解;(4)積極組織課堂討論,同時音樂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討論,對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
2.實訓研究模式
所謂實訓研究模式,就是在實踐訓練過程中獲取實際技能與操作方法的音樂教學模式,通過此教學模式的理念,可以在實踐中讓學生學習相關教學方法,對具體教學措施予以全面掌握,其操作步驟是,將音樂教學實訓課程設計出來,在具體實訓中,讓學生學會解決技術性問題與具體教學方法,如:音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研究性教學措施時,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步驟:(1)通過讓學生欣賞研究性教學課例,激發學生的研究性教學興趣;(2)積極引導學生對研究性教學特點進行探討;(3)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措施對音樂研究性教學教案進行收集;(4)學生對其研究性教學方案進行分組交流;(5)指導學生設計研究性教學方案。
3.調查研究模式
所謂調查研究模式,就是一種通過調查方式增加學生對實際環境的了解與認識的教學手段,調查研究模式屬于一種開放性音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將音樂教學實際與書本知識進行有效聯系,以此作相應的分析與思考,確保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得以提高。如:在向學生講解音樂心理特征時,具體教學步驟為:(1)將心理學家所研究出來的音樂心理表現介紹給學生;(2)指導學生對音樂心理狀況調查表進行設計;(3)指導學生就一所學校展開音樂心理表現問卷調查;(4)指導學生整理與分析調查數據;(5)教師與學生對中小學生音樂心理特征進行歸納與總結。
4.實驗研究模式
所謂實驗研究模式就是通過實驗方式對教學方案進行驗證、檢測以及評價,對教學能力進行鍛煉的一種教學方式。實驗研究模式屬于特殊性開發教學模式,對學生具體教學研究能力進行培養是實驗研究模式的最終目的,具體操作方法是,指導學生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放置教學方案,并對其反復實施,從而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教學實施與方案設計能力,因為音樂教學法課程具有極為有限的課時,而且主要在學生實習期實施教學模式,然而,實驗研究模式被稱為高師音樂教學法課的延續,具有不可替代性。
這四大研究性教學模式存在相互遞進的關系,并在高師音樂教學法課教學內容中逐漸深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知識理念,使其成為綜合性音樂創新人才。此外以上研究性教學模式是一種綜合性音樂教學方法,研究性教學不僅涵蓋了開放教學、探究教學、合作教學以及實踐教學,而且還囊括了欣賞、歌唱、體驗、感受以及律動等,實驗研究模式指的是采用問題探究、實訓研究、調查研究以及實驗研究的教學模式,同時又是一種開放教學模式, 實施目的是對學生的教學研究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將設計好的教學方案放入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反復實施, 以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由于音樂教學法課程的課時有限,這一教學模式主要在教育實習階段實施。但它是教學法課程的必要延續, 應該納入教學法課程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總之,盡管研究性教學僅僅是高師音樂教學法課的一項教學內容,但是相比于傳統單一的音樂教學方法,研究性教學不但注重音樂學科教學,同時還注重學生教學能力與音樂教學思想的培養與塑造,注重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實施研究性教學時,學生與教師與教學內容方式、師生互動關系、學生學習方式等都會發生變化,所以這就對音樂教師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教師必須存在先進的教學思想,不但將向學生傳授知識當成教學目標,而且還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的綜合性人才。其次,必須將更多精力置于設計課程教學活動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與主導作用。此外在具體實施以上研究性教學模式時,教師必須堅持以下原則:(1)從引發學生興趣和激發學生內需著手;(2)進一步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性,轉變單向傳授為多向或者雙向交流;(3)將增長學生能力作為音樂教學的重點與目標;(4)通過現代化教學方式,對高師和中小學社會音樂生活與音樂課堂進行有效銜接,對實際研究性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蒲倩.高師聲樂教學基礎階段新模式改革的嘗試[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2007.
[2]梁莉.淺談音樂課程綜合理念的本質與實踐模式[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06.
[3]沈晴.在研究性學習中如何設計啟發式問題: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報告[J].基礎教育研究,2004(6).
[4]張衛芳,羅仲江.關于實施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4(12).
(作者單位 長沙師范學院音樂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