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艷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將生活中的問題引進來,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實現教學目標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地運用生活教學法,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看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創設情境;布置作業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生活中小到柴米油鹽,大到航空航天,到處都有數學的存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講解,脫離了生活實際,使得數學課越發的枯燥,學生的興趣逐漸地蕩然無存,教學質量自然也會不盡如人意。如果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教學中,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可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還可讓他們在身邊的生活實例中總結出數學規律,讓他們感受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提高他們的自信。如:教“垂直與平行”時,我們可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室內的垂直與平行,讓他們在觀察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課本知識在生活中的真實存在,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會得到良好的提升。
二、布置生活化作業,在生活中用數學
數學是服務于生活的,既然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那就應該嘗試著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獲得新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提供使用數學知識的機會,引導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布置生活化的作業,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學習了面積的計算以后,我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測量家里臥室的長和寬,并根據長寬來算出臥室的面積。然后測量墻面的高度和寬度,求出每面墻的面積,然后到瓷磚店去選擇一款瓷磚,測量瓷磚的長和寬,求出瓷磚的面積,算一算需要多少塊瓷磚,然后問問老板每塊瓷磚的價格,算算需要多少錢。通過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把很多所學到的知識都用上了,對于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對提高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勤思考,多發現,會選擇,有目的地引入生活中的實例,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親自嘗試使用數學知識,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向陽小學)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