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佳
摘 要: 隨著新醫療體制的改革,老年人口逐漸增多,養老護理服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老年護理已經成為護理領域的重要分支,提高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老年護理》 教學方法 教學運用
隨著新醫療體制的改革,老年人口逐漸增多,養老護理服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老年護理已經成為護理領域的重要分支。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使得老年護理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如何對老年護理教育進行改革,以提高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質量顯得尤為重要[1]。老年護理課程應以老人臨床表現、病情觀察、護理要點為主線,將護理程序貫穿其中,重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健康教育等實踐能力,在教學方面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模式,加強人際溝通、人文關懷等能力培養,增強學生關心愛護老人的意識。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現將幾種教學方法的運用綜述如下:
1.情景、案例教學法
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取典型病例,并通過模擬情景,讓學生在特定情景下進行角色扮演,直觀感受教學環境,學生互相扮演護士和病人,不僅對護士角色定位更明確和準確,而且達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目的。比如,長期臥床老年人的護理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上可選用臨床典型腦卒中老年病人的護理案例,提前發放案例資料,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和查閱資料,做好充分準備。在護理實驗室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學生互相扮演老年科護士和腦卒中的老年病人,要求學生按照護理程序為這位老年人進行護理。在情景扮演中,學生學會如何評估老年病人,如何為這類老年病人進行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及并發癥預防,如何進行飲食指導和相關問題的健康宣教。這種教學方法既加強了學生基礎護理和溝通交流的能力,又培養了關愛老年人的意識。
2.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的方法。如選取老年病人典型的健康問題: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病情監測與飲食護理,尿失禁老年人護理;乳癌老年病人的康復訓練等,以臨床典型案例為基礎,設計問題。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知識,積極查閱資料,拓寬知識面,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逐步掌握溝通合作技巧,和諧處理人際關系,提高團隊協作能力[2]。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如在授老年人疾病護理內容,涉及老年人各個系統疾病的護理,內容與內科護理交叉,如果單純講授理論,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無學習趣味。運用該教學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老年骨質疏松癥護理,學生分別扮演病人、護士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并對家屬提供護理技術的指導,此過程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培養學生與老年人的溝通交流能力,提高老年護理職業素質。
4.小講課
如教學內容:老年人常見意外事件預防與處理,老師提前1周將相關內容安排給學生,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講一個內容,即誤吸與哽咽、跌倒、壓瘡與心理問題,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書籍和文獻,認真準備講稿和教案。由每個小組選出學生代表上臺講課,學生先采用板書授課,然后教案展示,最后回答其他小組學生的提問。老師做點評,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出講課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中,采用小講課的形式有助于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小講課能改變傳統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過程中主動探求知識的主角[3]。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需求,我們要更重視老年護理教育,培養更多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當下存在學生對老年護理課程的重視不夠;授課方式單一,知識乏味;與老年人年齡差別較大,接觸、交流較少,溝通能力差等問題[4]。因此,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中我們要綜合運用以上不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讓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老年人,樹立老年護理理念,為今后從事老年護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夢霞,姜娜.案例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在《老年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11,8,(25):2140-2141.
[2]張利蘋,劉紅梅.PBL教學法在高職《老年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3):92-93.
[3]李芳,許瑞.學生小講課在《老年護理》中的應用研究.全科護理,2011,6,(9)1587-1588.
[4]王娟,田慶豐.老年護理教學改革的探索.醫教科研,2013,24,(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