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王欣燕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國外發達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明確了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闡述了我國在發展職業教育上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 職業教育 重要性 現狀 對策
1.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教育在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進社會和諧穩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顯。人們開始認識到,有學歷固然重要,有能力更重要,只有具備各方面能力才更具吸引力和就業競爭力,有高學歷的人不一定是人才,有社會需求的人才是人才,那么通過職業教育培養全方面能力將是一個重要途徑。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繼續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那么建立教育與就業間的積極促進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中國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這對于促進就業和實現包容性增長都有重要意義。”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部署,明確提出要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來高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這就是職業教育最重要的一個貢獻。
2.發達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美國在1958年通過的《國防教育法》中就確定了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肯定了職業教育在國家發展中的重大意義與作用,并且明確表示“政府將在經濟等方面對職業教育提供資助”。2011年9月26日,奧巴馬政府撥款5億美元的補助金用于美國各地的社區學院,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培訓和發展勞動力,幫助提高就業率。奧巴馬表示“美國將努力實現到2020年大學畢業生比例在世界上最高的目標”。
英國職業教育的基本走向是“新職業主義”。把職業教育納入主流教育,改變了傳統上職業教育是面向學業失敗者和經濟地位低下者的教育。新職業主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構建一個培養彈性的、富有合作精神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全新職業教育體系。在英國,人們普遍認為職業教育的普及程度應成為評價一個國家經濟成就的新標準。為了提高職業教育的效率與質量,英國政府及教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和應用性,根據國內和國際經濟發展的形式與潮流,不斷調整職業教育的專業目錄、拓寬專業方向等,使職業教育能最大限度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瑞士,職業教育不是“后進生”的歸宿,而是國家經濟鏈條上重要的一環,職業院校生受社會尊重、受企業歡迎。瑞士人從小就被教導“一個健全的人必須掌握一技之長”。瑞士人認為職業教育不是培養只能操作熟練工種和簡單勞動的工人,而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創新人才的重要領域。
3.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應對策略
在1996年公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職業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這是歷史上我國第一次把高等職業學校教育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第一次確立了高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學校在我國教育結構中的法律地位。從這一時期開始,高等職業院校才逐步探索從專業設置到培養目標,從教學設計到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真正意義上的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是從1998年至2005年,這一時期是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時期,招生從43萬人增長到268.1萬人,在校學生總數從117萬人增長到713萬人,高職院校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的職業教育培養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的市場調節的職業教育調節體系,形成了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并明確提出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原則,大力推進以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學結合、產學結合為重點的職業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大力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保證了職業教育穩步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由于地區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差異,一些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重視不夠,國家雖然有政策但地方政府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措施力度不夠,致使職業教育發展后勁不足,一些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停滯不前。第二,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不盡合理,一些地區還沒有真正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個人的聯動機制。一些職業院校生搬硬套,沒有形成適合本地區、有助于自己進一步發展的特色。第三,職業教育投入資金不足,與實際需求差距較大,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整體辦學的成效,資金問題將是今后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改革的重要制約因素。第四,基礎能力和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尤其是一些欠發達地區。第五,對職業教育的觀念有待轉變。只有觀念的轉變和提高,后面一系列發展改革工作才能比較順利地開展。綜上所述,要使職業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轉變觀念,明確職業教育的發展思路,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職業院校的資金投入力度與支持力度,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合理調整、設置專業,堅持走產學研結合道路,構建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師資培訓體系,完善職業教育資格認證體系,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形成開放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
職業教育已經被認為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職業教育制度只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進化”才能永葆活力,才能為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幸福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李紅.淺談中國職業教育現狀及競爭力[J].科教導刊,2012,10:17.
[2]李淑娟.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策略研究[J].高職教育,2012,4:157-158.
[3]單佳平.英國職業教育新舉措及其借鑒[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