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帥丁
[摘要]音樂的情感、審美力、表現力要通過“聽”才能充分展現出來。音樂教學不能忽視“聽”的作用,不管是音樂欣賞教學還是唱歌教學都要合理有效地運用“聽”這一手段,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音樂欣賞;唱歌教學;聽;音樂素質;審美能力
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美、表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我們都知道,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其情感、審美力、表現力,通過“聽”才能充分展現出來,不管是聲樂學習還是器樂學習,都必須建立在“聽”的基礎上。但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上,到處可見的是“唱歌”、“律動”、“游戲”、“表演”等活動,而學生在教師啟發下專注地“聽”音樂則相對較少,結果導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非常浮淺,根本不能感受到音樂的美,這樣的音樂課怎么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呢?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聽”。
一、音樂欣賞與“聽”有機結合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是讓學生在“聽”中實現“賞”之目的,通過“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感知和體驗音樂中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內涵和想象空間。這種想象和聯想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會變得更加具體、更加豐富。音樂的欣賞過程其實就是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在對音樂的感知和感悟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更離不開“聽”。
當然,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沒有什么生活體驗,音樂教學中“聽”的訓練只能是簡單的和直觀的,重點是訓練小學生純粹的音樂情感,主要包括音樂的音高、音色、強弱、時值、節奏、節拍等基本元素。在通常的音樂教學中,孩子們對音樂接觸相對較少,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和感悟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非短時間就能奏效,要堅持不懈,長期訓練才有效果。
二、音樂欣賞教學中合理運用“聽”
在音樂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不失時機地、有計劃地進行“聽”的訓練,逐步增強學生感知音樂的能力,為學好音樂插上理想的翅膀。但由于音樂欣賞的作品,往往都是學生比較生疏的,所以學生“聽”的興趣往往不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等感知器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優美的樂曲聲中自由地、充分地想象和體驗,使其根據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調動自身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通過想象、聯想完成內心的情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在欣賞《馴鹿》時,我先用課件播放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錄像片段,導入教學,介紹作品的出處及作者,然后播放錄音,讓學生談談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以及用什么樂器演奏?在此基礎上,通過大屏幕展示月琴的樂器圖片或實物,向學生介紹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現手法。最后再次播放錄音,并播放鄂溫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音樂的內涵。通過這首作品的欣賞,學生既了解了月琴的音色、演奏特點、表現手法,也對樂曲所描繪的北方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在唱歌教學中充分發揮“聽”的作用
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唱歌教學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唱歌教學與音樂欣賞教學的主要目是一致的,但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唱歌教學的任務,一方面是通過歌曲的藝術形象感染和教育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歌唱基本知識和技能、技巧。學生掌握了歌唱的基本方法,如:語調、正確的呼吸、發聲方法等基本技巧,只要做到發聲自然、聲音輕松、音調正確、發音清晰、有節奏感,就基本達到了唱歌教學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并沒有經過系統的唱歌訓練,可當他們演唱流行歌曲時,竟然唱得像模像樣,頗見功底,究其原因,除了自身對音樂感悟能力較強外,“聽”得多是一個主要原因。唱歌教學中,我們就要借鑒這方面的經驗,充分發揮“聽”在唱歌教學的作用。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處理,對于需要學唱的歌曲,可先讓學生帶著任務反復去“聽”,如:歌曲的節拍是怎樣的?什么情緒的?速度、力度上有什么特點等等,學生對歌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后,讓學生跟著歌曲的旋律學唱。再通過“難點突破法”,將歌曲中難以掌握的部分,先重點練會,再練唱全曲。最后通過教師的指點,對歌曲的主題、節奏難點及歌唱技巧等進行強化訓練,學生就能較好地領悟歌曲的內涵,獲得豐富的情感交流和審美體驗,教師則能較好地完成唱歌教學的基本任務。
在教學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時,我先請學生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介紹了這首歌的主要特點,然后將歌曲分為幾個部分,讓學生逐段邊聽邊學,每小段播放三遍。為了強化效果,我提前將學生臨時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唱比賽,這樣一來,學生都聽得特別仔細、特別認真,播放到第三遍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跟著音樂一起唱了。然后讓學生再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錄音,教師對歌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點評和糾正。三十分鐘后,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伴奏下完整地演唱歌曲了。在此基礎上,我把歌曲的重難點旋律抽出來作為重點進行強化練習,這樣下來,學生對這一歌曲的演唱就基本達到要求了。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改變了過去教師教、學生唱的舊模式,激發了學生學唱的積極性,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起到了一個輔助的作用,課堂效率卻大大提高。
實踐證明,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聽”的作用,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音樂的記憶、想象以及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都能夠得到加強,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