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從凈
摘 要: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主要是針對學科性課程設置的,過于細化的條目和學科性課程的定位給勞動與技術課的評價帶來不便。為了科學、準確、全面、深刻地評價勞技課堂,嘗試運用“五看”來評價一節勞技課……該評價標準的特點是:大處著手,小處著眼;優化標準,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凸顯特點。
關鍵詞:勞動與技術課;評價標準;評課
評課是教研員的家常便飯,是教研員開展教研活動的常規形式之一,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研、教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牛鼻子”。抓住這個牛鼻子就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評課是否公正、準確、全面、深刻,對教研效益影響很大。通過它,又影響和左右著教師在教研教改中的思維走向和探索途徑。因此,科學地、客觀地、公正地評課對于促進教師的教研教改,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呢,一堂好的勞技課有哪些要素呢。目前的評價標準很不一致。有的強調評課要“八看”,有的采用“五三三”評價指標體系。雖然它們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大多數評價標準是針對學科性課程的,并不適合“以操作性學習為基本特征”的勞技教學。另外,評價標準過于細化,不利于從整體上把握課堂教學,給實際評課帶來不便。在多年的教研實踐中,我們把學科性課程的評價標準與勞技學科的特征相結合,嘗試著勞技課評價“五看”,取得了較理想的教研效果。該評價標準的特點是:大處著手,小處著眼;優化標準,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凸顯特點。
一、看教學效果,有多少學生“做好了”(60%)
勞技課的教學過程是“在操作活動中進行技術探究和技術學習,用作品引導學生的勞技學習活動”的過程。操作練習、作品制作始終是勞技課教學的主旋律。因此,通過操作活動來完成作品制作是一節勞技課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我們評價勞技課的基本點。一節勞技課如果有80%以上的學生“做好了”,且作品符合質量要求,操作嚴格規范,安全無事故,那么就是一節合格課。
“做好了”來自于“會做了”,它是課堂教學效益顯著,目標測試達成率高的標志。它至少可以包括下列內容:課前教師認真備課,精心安排工具與材料;教學目標完整、正確、適度,并成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都明確各自的教與學的目標,并相互配合順利地完成教學計劃;教學重難點得到準確的把握和有效的解決;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適當;傳授操作要領準確規范,講解勞技知識正確無誤;一節課容量適中,教與學有張有弛,課堂氣氛活潑。
二、看教學重難點是否準確把握、有效解決(10%)
勞技課教學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實現的。要看勞技教師的講解是否能熟練地運用基本的、通俗的術語,并和示范操作結合起來,做到邊講解邊示范。勞技教師的示范操作要規范、清楚。對于一些技術的關鍵點,教師的示范一定要慢些,有時甚至可以重復示范。對于一些技能中的難點,教師可以把動作進行分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要把握好講解示范的時機和效果,以便留給學生更多的操作實踐時間。另外,不能因為是勞技課就忽視了板書,要精心設計板書,做到工整無誤,條理分明,直觀性強。精當的講解、示范和板書是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利器,也是勞技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重要內容。
評課時要注重看教師能否就教學內容、目標、學情來準確地把握一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并通過假設、模擬、比較、分析等方法來選擇哪種或哪幾種最佳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還要看是否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處理好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之間的關系,使之“適時、適當、有機、有效”。
三、看對操作實踐活動的指導是否準確、合理(10%)
在操作教學中,要看教師是否在組織管理、解疑排難和安全檢查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在操作練習前,教師須讓學生明確操作過程、關鍵點以及質量和安全的要求。在操作練習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及時準確地進行信息反饋,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或集體輔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各有所得。在操作練習后,教師要肯定好的作品,也要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使正確的方面得以鞏固,錯誤的方面得以糾正。對于操作練習中表現出來的好思想、好行為、好習慣,教師要抓住典型事例,使評議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應當充分鼓勵那些有獨到之處的作品,讓學生思維迸發出的奇異火花得以保持。要使學生全員參與活動,并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盡可能提高學生操作實踐活動的效率。
四、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是否充分發揮,教學方法是否得當(10%)
在教學指導思想上,看勞技教師是否做到把以教師講為主轉變為以學生學為主,使“教”為“學”服務,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充分體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勞動課上,教師不能一言堂。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能力水平,運用啟發式原則,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優化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自學、質疑。勞技教師在教、學、練中要始終貫穿一個“導”字。
勞技教師不僅要注意教法,更要重視學法指導,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去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是學生去學、去探索、去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重視和培養的過程。勞技教師要通過學法指導來完成在勞技課上培養學生動手、觀察、思考、想象及創造等多種能力的任務。
勞技課對于學生勞動觀念和優良品德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勞技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還要注意捕捉教育時機,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生動、親切、入情入理的教育,使得勞技學科“多學科視野”的特征在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
五看課堂教學結構是否優化,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10%)
課堂教學結構是指課的各部分組成及其順序和時間分配等。它是由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組成的。看課堂教學結構是否合理,主要是看課堂教學程序的展開是否符合學生認知的一般規律。教學環節的轉換是否順利而自然,是否有教學的層次感、節奏感。教學效果是否明顯。
具體地說,看一節勞技課的教學結構,就是看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學情設計出合理的教學環節。設計時不妨問一問自己:設計這一環節要達到什么目的,這一環節的關鍵點是什么,這一環節與上下環節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這樣一問,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結構設計的水平,也有利于聽課者抓住課堂設計的關鍵點,從而提高評課質量。
看時量分配是否合理,主要看重點、難點的教學與教學高潮的呈現是否一致;各教學環節的時量與教學任務是否匹配;是否安排了充分的學生活動時間。整個課堂教學是否井然有序,嚴密緊湊。勞技課特征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嚴把握時間,以每節課45分鐘為例,“操作實踐”不得少于25分鐘。要杜絕不按時下課的現象,因為拖堂就等于沒有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上述五條,強調的是第一條教學效果,即有大多數學生“做好了”,做到了這一點就得60分。其余四條,每條10分,五條加起來100分。通過這樣有層次的評課,既使教師知道評課應評什么、怎樣評,從評課中得到啟發和收獲,又能使教師明確自身教學水平所達到的層次,還能鼓勵教師不斷探索教學方法的最優化,追求教學的最佳效果。實踐證明,勞技課評價“五看”,既科學實用,又便于操作,在勞技課評價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當然,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們將進一步修改完善,使得“五看”在勞技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秦自云.淺談聽評課張家界市永定區教師進修學校.新課程:教研,2011(4).
[2]宋楚主.校長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江西教育,1995(2).
(作者單位 南京市五十四中學)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