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越
摘 要:有了健康的體魄,才有革命的本錢,有了興趣的吸引,學生才樂于運動,好身體,好心情,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變通訓練,激發本能,通過游戲滲透和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愛上體育,學會體育。
關鍵詞:小學體育;變通訓練;游戲滲透;故事激發
健康第一,興趣至上,健康是本錢,興趣是快樂,一個人只有身心兩健,他的前途才更光明,他的未來才更幸福。心理的健康有時比身體的健康更為重要。本文重點想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一、變通訓練,激發本能
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時的優先注意傾向和從事某種活動時的愛好傾向,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聯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安排和組織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年齡、性別、體質情況和接受能力等,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采取相應的教法措施,會使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活潑,節奏鮮明,效果顯著,學生的愛好興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隨著生活科技化的不斷提高,人們正逐漸失去一些本能。如:人的攀爬能力等,記得小時候,我們是常爬樹的,那時,爬樹不僅是為了玩耍,更是為了得些果實或鳥蛋之類的。我們可以通過引用跑酷運動中有關技能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緊急脫逃的能力,讓這項運動為我們的安全服務,為我們的生存服務。比如,這項運動中,有很多落地緩沖的技術動作、翻墻魚躍的技術動作等,這些都能夠增強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以及身體活動能力、協調能力、靈敏素質等。
二、游戲滲透,天性開張
體育的本質是游戲。游戲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手段,也是進行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游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通過游戲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培養具有創造能力、協作精神和適應社會的有用之才。游戲種類很多,活動量也有大有小。低年級的小朋友活動量要小些,中高年級的可稍大些,現今的孩子,從安全的角度講,是很少做劇烈運動的,但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我們可以嘗試著呼喚野性的歸來。據說,前不久中國和日本組成的少年夏令營同時登山,日本的已到了山頂,中國的孩子還在半山腰,氣喘吁吁的,懶得再向上爬,教師出于“安全”考量,也不去催我們的孩子去振作。只有中國的教育“立”起來,我們的孩子才能“行”起來,請放開情懷,不要以“安全”二字為借口,束住孩子的手腳,也束住教育的本真。
游戲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同時含有適宜負荷與強度的體育游戲比單純的體育運動訓練能帶來更好的效果。跳繩,丟手絹,丟沙包、跑“獨木橋”“闖三關”“長江”“黃河”等訓練速度的游戲能夠幫助兒童在成長時期提高他們身體的各項技能水平,如:反應、靈敏、協調性等等。在體育課上,我們可以利用跳高墊和橡皮筋,讓學生魚躍某一高度,或者在墊子上做各種滾翻動作,模擬相似情景,積累動作經驗,培養體育學習興趣。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遵循的是先示范和講解、后學生練習,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很乏味沒有興趣。體育游戲結合了趣味性、情節性,并且符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等一系列優點,既受到學生的喜愛,又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
三、故事激發,媒體圓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學生愛聽故事,上一些體育技能訓練課之前講個故事,能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只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如:教學“快速跑、攀爬”之前,筆者先講一個獵人如何快跑,然后跳過5米寬的深溝,接著爬上大樹,躲過一劫的故事,然后讓學生自我體驗、學習擺臂練習,原地高抬腿,啟動跑,攀爬肋木架,巧妙地運用導入,這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強化學習動機。
多媒體的圓融,可以讓學生的動作更規范,減少了教師講解的模糊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三維動畫軟件模擬實景技術將體育運動中學生很難看清楚的動作完全分解出來,甚至把空中動作停下來示范給學生看,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看清每個技術細節,使學生更快、更全面地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如:小足球操的排練,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足球中的各種花樣進行演示,讓學生對其有了解,有選擇地練習。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一旦對體育有了興趣,他們就會樂于運動,動起來了,我們便向健康邁進了一大步。
參考文獻:
[1]韓來剛.小學體育要注重趣味性[J].學苑教育,2013(14).
[2]祝學敏.對優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3).
[3]杜建新.小學體育教學怎樣實現分層教學[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3(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