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初
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變教師主體為主導、變單向關注為多向關注、變獨立學習為合作學習等十大轉變。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怎樣才能讓師生互動起來,達到兩個主體的完美結合,其中“問題引領”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問題引領;課程改革;高效課堂
“問題引領”指的是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問題引領學生有效地學習的教學手段,適用于高中物理概念、規律、實驗和習題的所有教學。對學生來說,有問題才有事做。通過提問可以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強化有意注意;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思路,促進思維發展;
一、“問題引領”具體作用
1.以景入情,以情入課
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以速度概念為例。教師讓學生比較行人、自行車、汽車、飛機哪個快,哪個慢。學生答:飛機最快,行人最慢。教師問:運動的快和慢用什么物理量來描述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物理概念:速度。這樣引入新課,學生一下就明白了速度的物理意義是用來描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以加速度為例,教師:“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了解到,速度是用來描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但是平時我們說的快與慢都是速度嗎?注意聽這么幾個例子判斷哪些是指速度,哪些不是。馬兒跑得快、摩托車啟動快、飛機飛得快、汽車制動快。”學生答:“馬兒跑得快、飛機飛得快是指速度。其他兩個不是。”教師:“摩托車啟動快、汽車制動快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學生答:“指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教師:“速度變化的快慢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呢?又怎樣來描述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本節課我們學習表述速度變化快慢的加速度。這樣引入新課,簡單扼要。直指問題的關鍵。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2.引導學生思路,促進思維發展
以速度為例。教師:“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通常我們怎么比較快慢呢?有兩種方法,方法1:相同時間看位移,位移大的運動快;方法2:相同位移看時間,時間短的運動快。也就是說位移和時間在一起與速度有關,不能僅說位移,也不能僅說時間。那么速度應該如何定義呢?”這種提問帶有啟發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思考。
以機械能守恒定律為例。教師:“自由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快,動能越越越大,同時重力勢能在減少,增加的動能和減小的重力勢能是什么關系?“+”“-”讓學生思考,動手做,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加深學生的印象。
3.拓展探究,深入認識
以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關系為例。教師:“由v-t圖像我們可知,圖像與坐標軸在一段時間內圍成的面積代表位移,我們又知道位移有“+”“-”之分。那么“面積”如何表示位移的“+”“-”呢?”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以洛侖茲力為例。教師:“只在洛侖茲力作用下,運動的帶電粒子除了做圓周運動,還可能做怎樣的運動?”引起學生的思考,最終得到可能做螺旋曲線運動的結論。
4.獲取反饋信息,調整教學
在高考復習過程中。我們強調要做到“知識成網、方法成套、習題成精”這不僅要求教師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也要求培養的學生有較強的總結能力、做題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知識的梳理、總結。再由教師補充。比如,在復習運動學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回憶運動學分幾部分,每一部分都有那些內容。這樣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哪些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哪些是個別的問題。獲取反饋信息,有助于教學調整。教師可進行針對性更強。也通過總結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問題引領”的反思
提問如何能成功導課。又要注意哪些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有四個方面教師應該多下點工夫。
1.要注意有效提問
提問或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是要引導學生思維,或是就疑難之處提問。提問不能讓學生摸不清問的是啥。比如,電場。教師:“帶電粒子在電場中怎樣運動?”這就沒法回答,考不考慮重力?帶電粒子的初速度是怎樣的?什么樣的電場?這樣的提問沒有效果。提問一定要表達清楚。讓學生明白教師要問什么。
2.要有針對性
針對學生易錯、易混,模糊的問題提問。要有典型性,比如運動的描述,教師:“位移大,速度大對不對?”“速度大,加速度大對不對?”“速度變化大,加速度大對不對?”這樣的提問針對性強。正是學生易錯、易混的問題,經過提問,學生思考就會弄清楚。
3.要分清階段
提問過程是分階段的,引入新課的提問,進入正課的提問,拓展性提問,復習總結的提問各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引入新課的提問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興趣,加強學生的注意力。進入正課的提問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思考。拓展性提問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復習總結提問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讓學生在總結知識的情況下,僅說某一個知識點就沒有意義了。
4.提問的時機要得當
一堂課,該問時問,不該問時不問。提問應該開始時發問,有難處提問,有疑時提問,結尾時提問、提問達到效果應見好就收,不能沒完沒了。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問題引領”在課堂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課堂上教師重視提問,善于提問,發揮提問的引領作用。對課堂教學能起到促進作用,適應新課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周佳生,吳樹雅.問題引領導學合一:“三級問題導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廣西教育,2012(6).
(作者單位 吉林省四平市實驗中學)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