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軍
摘 要:體育課程標準以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終身體育發(fā)展為根本。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于圍繞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增強素質教育的責任感和意識,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體育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效率。體育課要實現(xiàn)高效,達到真正的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做好教學設計,想學生所想,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的“玩中學”“學中練”,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當代體育課的需要,也是當代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生興趣;自主探究
教育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因而在體育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遵循課程標準中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根本。那么,體育課如何實現(xiàn)高效性呢?我們都清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形式多樣的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手段;教學場地、器材的創(chuàng)新與利用,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適時調控學生的認識心理,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重要補充。激活學生興趣是提高體育課堂效率的前提,就是說把握不住這一點,就很難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至少是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效率。體育課教學不只是教師教、學生學的認知過程,而是應該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參與、探究學習的一種和諧發(fā)展的過程。對于如何進行自主探究型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結合我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對自主探究的認識。
一、所謂自主,就是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所謂探究,就是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一個逐步摸索,逐步形成的過程
其實,自主探究不僅是一種對現(xiàn)成事物的摸索學習過程,還是一種學生自主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過程。例如,我在小學壘球教學中,對于學生出手角度的問題,我采用投準的教學設計,而不是強調講角度為主。往往我叫學生自由分組,自主開發(fā)練習項目,經過學生開發(fā),教師提升總結,兩課時的練習下來,不僅每節(jié)課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效率高,還讓學生提高了技術,而且還開發(fā)了許多好玩的課堂游戲,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二、自主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性
1.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才能獲得學習的成功。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帶有感情色彩的認識頃向,它以認識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一個人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而小學生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他們對不感覺興趣的課或教學形式不會用心去練,甚至于不會參加。自主探究恰恰彌補了這一點。例如:乒乓球的教學中,有些學生根本不喜歡這個項目,興趣自然不高,參與比賽型練習達不到學習目標,而專項型練習山區(qū)學校又達不到硬件要求,更何況他們也沒有指望學好。于是,我就改變了教學的方法,每個人發(fā)一個乒乓球,3~5人自由組合,讓他們自己去玩,想怎樣玩就怎樣玩,不過要求完成我發(fā)的乒乓球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項目記載表,還要班級展示。這樣一來,學生想自己所想,玩自己所玩,課堂上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喜歡打乒乓球的在球臺上你來我往,認真比賽;不喜歡打乒乓球的學生,還開發(fā)了用乒乓球當沙包,玩打沙包的游戲;用乒乓球當棒球;用乒乓球當曲棍球等。
2.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讓學生“會學”
教師的主導貴在引導、啟迪,能使學生自奮其力,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學會什么,關鍵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所以,我在教學中就注意點撥和精講,讓學生自己去練,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我再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要注意個別指導、區(qū)別對待,針對學生特點和個體差異進行點撥。如:通過前滾翻的教學,體現(xiàn)小組合作。
3.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以學生為主體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學生參與機會越多,越能喚起其欲望和激情。在教學中,我給予學生一個范圍,讓學生自己探究練習,分組時也是學生自己組合,這樣一來會避免有些學生在小組中,由于人為因素減少了練習機會,降低了學習興趣。例如,我上的一節(jié)游戲課中,我給予學生每人一張報紙,五人一組,用不同方法利用報紙開展練習。一節(jié)課下來,沒有一個學生會覺得沒有事做,因為他們做得都是他們喜歡的、自己開發(fā)的項目,課堂效果很好。
我記得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育論》一書中寫道:“要尋找一種教學方法,使老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種通過“少教”達到“多學”的教學意識,至今仍然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自主探究型教學恰恰體現(xiàn)了這一點,但我們以進行這一類型的教學時還應注意激勵性,激勵才能調動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應加強實踐性,讓學生“活學”,學生要認識了解體育鍛煉的基本常識和目的,書本上的知識是基礎,親身體驗是保證。更應加強鼓勵,讓學生“愛學”,上課時我們始終精神飽滿、示范正確、講解精準、動作優(yōu)美、口令準確洪亮、哨聲清脆悅耳、輔導熱情耐心,都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湖北省秭歸縣沙鎮(zhèn)溪鎮(zhèn)中心小學)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