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巧
摘 要:根據教學實踐,分析了三種上好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方法,并舉例說明了如何運用這些方法做好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方法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確,復習是鞏固學到知識,從中發現之前沒注意到的新知識的最好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復習教學。具體對于初中數學來說,教師也應該注意復習課的開展,采取多種措施上好復習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成績。
一、科學梳理知識,將之系統化
傳統的復習課多以直接復習零散知識點為主,以直接再次推論、引用公式定理和概念等手段為主要形式,這種復習其實和初學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是一種低效用的復習,不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宏觀層面上產生“一覽眾山小”的結構化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復習的重點應該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重新結構化,通過系統科學地梳理所學知識,讓知識遷移、互相反應、排出主次順序,從而讓學生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全面,并對數形結合等必備的數學思維進行深度掌握。比如,在復習“四邊形”知識時,教師要在復習之前仔細翻閱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對知識點的主次有一定認識,再結合教學前期發現的問題,比如普遍反映的難點、重點問題進行總結。在復習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梳理知識點結構,鼓勵他們通過列表法、圖示法等來整理知識點。教師在進行復習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將四邊形的知識體系勾畫出來,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復習,這樣才能更加系統。
二、引導學生有效反思數學邏輯
除了復習具體的內容和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領學生進入更高的學習境界——數學邏輯,這也是新課程要求的應有之義。正如張奠宙教授指出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思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學習過程。”數學邏輯比具體的知識更重要,只有邏輯清晰了,才能更好地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尤其要重視這點。一是要在復習中,引導學生歸納之前用某一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套路和規律,總結其中的解題思路等具體事項,從中提煉具有一般指導意義的方法和思想。二是不斷反思解題過程。數學知識之間總是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反思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邏輯思維和具體的方式方法,從而可以將看似不相關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聯系起來,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三、樹立板塊意識以擴大課堂容量
初中數學的內容設置相對具有獨立性,各知識板塊之間的聯系不是非常強,因此,在復習中,可以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從宏觀上將屬于一類的內容單獨拉出來專門復習,或者將學生反映強烈的內容進行專門化的復習,以更好地分配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擴大課堂的知識容量,最終提高學習成績。比如,關于圓的知識,是中考的重點考查內容,而且這方面涉及很多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等思想,因此要在復習中,重點強調這一知識板塊的邏輯順序,擴大復習課的知識容量,提高學生運用圓的知識和解題方法的能力,讓他們能夠用不同角度的思維來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
數學復習課意義和作用重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師要重視這一教學形式,在內容板塊化、知識系統化、思維數學化的方針指引下,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素養,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分析的三種方法只是上好復習課的一些代表性方法,不是全部內容,各位同仁有很大的繼續發揮空間。
參考文獻:
葛子祥.以“五化”提高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J].廣西教育:中教版,2011(12).
(作者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學校)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