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
摘 要:高一年級是初中向高中的過渡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關鍵期,因此,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一直深受教師及學生的密切關注,能否及如何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平穩過渡直接會影響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本文旨在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初步分析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探索有效的銜接策略,從而促進英語教學的承前啟后及自然過渡。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銜接 教學銜接 學習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54-02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是指初高中英語教學在建構相對獨立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為了防止脫節,從實際出發,使教師能夠自然、順暢、并且科學有效地進行英語教育活動。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如何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科學“過渡”的問題,從而順利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連續性。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怎樣使學生順利完成初高中學習心理、方法或策略的過渡一直是困擾高一英語教師的一大難題。很多高一新生在初中階段英語是強項,可是到高中以后有的學生發現不知道英語該怎么學了,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相應的成績,于是漸漸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以至放棄,面對這種情況有些高中英語教師把這種現象簡單地歸結為“智力跟不上、英語基礎差、主觀不努力”等,其實事實未必如此。
1 學生學習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高一年級是初中向高中過渡的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關鍵期,無論從學生心理還是教學內容都是一個轉折點,根據作者多年教學,學生在高一階段的英語學習通常有以下幾種不適應的表現。
1.1 學生方面
剛剛結束了初中時代光榮地成為了一名高中生,很多同學在自豪于成功考取理想學府的同時也產生了學習倦怠期,入學后缺乏了中考時期的沖勁,學習懈怠無緊迫感。一方面,部分同學得益于初中階段就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基礎扎實,因此,能夠迅速地調整自己進入高中學習狀態;另一方面,有些同學因為初中英語基礎不牢固,對高中英語學習存在畏懼心理及抵觸情緒等,無法使自己融入高中英語學習中去;總之,全新角色的轉換,新的生活學習環境、加快的學習生活節奏,令剛剛步入高中的新生應接不暇,他們需要有一個由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這個適應過程對于英語基礎好心理素質強的學生來說會相對容易,而對于英語基礎和心理素質相對差的學生來說,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考驗階段。
1.2 英語教材方面
高中英語和初中英語同屬基礎英語,在教材在編排形式以及設計上都具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然而對于學生掌握英語的要求卻遠遠高于初中階段。與高中英語內容對比,初中英語教材內容更加形象直觀,知識體系簡單,只需要掌握英語的基本語法知識和基本結構,而且閱讀的篇幅不長多已記敘文為主,詞匯量和閱讀量都比較小;而高中英語教材加大了詞匯量與閱讀量,更側重于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較之初中教材起點高,內容豐富題材更廣包括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等,語法及句子結構的復雜度增強,良好的掌握教材內容并不是件簡單的事。總之,高中教材的教學內容多、難度大、形象思維的內容少,抽象概念多、語法知識更為復雜,這些差異是高一學生不得不努力適應的方面。
1.3 教師方面
首先,作為高一年級的英語教師,多數老師都了解做好初高中教學銜接的重要性,然而在面對實際具體的教學情境時,卻變得手足無措,加上高中階段教學任務十分繁忙,即使有教學銜接的意識也缺乏去實際執行的動作。其次,由于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尤其是高中教師基本不了解初中英語的教法和課堂,加上不同初中英語知識結構理解水平不一致,對于高一新生在課堂上顯示出來的銜接困難,很多老師處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選擇對這些現象視而不見。同時,部分高中英語老師對教材缺乏系統的把握,尤其是新型教師,剛剛進入教師隊伍,學生在初中階段英語都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如何對學生基本情況缺乏了解必然使他們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和銜接性,無法有的放矢,只能憑主觀想法去開展教學;還有的老師墨守成規,不轉換教學思路,照本宣科不能與時俱進,從初中過渡來的高一新生注意力不集中認為英語枯燥無味也不是無法理解的。
1.4 英語教學方法方面
在英語教學方法方面,由于初中英語教材內容的設計得形象直觀,知識體系較為單一,容易在充足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特點就是課堂容量小,進度慢,一個知識點可以在課堂上反復操練,小到單詞大到句型語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課堂表現,在課下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復習和鞏固;高中英語教學卻存在著:高中英語教材起點高,內容豐富題材廣,也就是說課堂容量大,進度也就相對加快、教師很難有時間對重難點內容像初中階段那樣反復地操練,詞匯、句型和語法多數要學生課下自己復習強化,這對學生的自律性又提出了挑戰。其次,對比初中教學,高中英語教師更傾向于對重要知識點進行精講精練,要求學生對知識點系統的掌握,側重培養的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尤其是總結及自學能力,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他們的英語學習。
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的英語的教學狀況并不樂觀。筆者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前我國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教學上缺乏必要的銜接,導致大量學生沒能順利度過“過渡期”,進而影響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情況。基于以上原因,作者將針對如何順利完成教師和學生在初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過渡,從而實現高中教學目標,為英語教學的發展提出以下四個建議:(1)學生方面,首先,學生應該端正不良學習態度。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教師及家長的奴隸,被動學習對高中英語的學習一個極大的障礙,學生應掌握自主學習的正確方式及方法,課堂上與老師積極互動,課下認真總結查漏補缺。語言的學習是個長期努力的過程,無法迅速看到成效,這也使許多同學出現畏懼和抵觸英語學習等負面情緒,因此,學生要端正不良的學習態度,有恒心有毅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并從中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
學生還應學會適時的心理調節,積極適應新環境。很多學生在剛進入到高一時,面對新同學、新老師一時無法適應。在這個時候,高一新生應學會如何及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善于自我心理疏導,如果需要可以向心理老師咨詢,快速融入到新環境中并適應新環境,才能順利開展學習活動。
學生更應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學生應該培養預習復習的學習習慣。高中階段,英語起點高、篇幅長、內容復雜度大,如果不進行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學生很難在一節課中完全吸收所學,因此,預習和復習的學習習慣顯得格外重要。首先,每天預習,學生就會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于將要進行的課程教授起到良好的基礎作用;同時,課后抓緊時間進行復習,有助于知識的鞏固,為知識運用奠定基礎。再次,學生應該培養上課記筆記的習慣。語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必要的課堂筆記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再現,幫助學生在高中對英語知識的鞏固,尤其是特殊的用法,固定句式及語法規則,時常溫故也有利于語言的習得。
(2)英語教材方面,于高中階段與初中階段對于課程標準與教學內容的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初高中英語教材之間也存在著教學銜接的不合理狀況。面對無法完全消除的銜接缺陷,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減小這其中的不合理。筆者認為應該出版一些有關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內容的書籍,以便于學生從初升高中階段的學習過渡。在開學初期可以組織剛剛入學的學生進行有關初高中英語知識的復習和鞏固,以達查漏補缺,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相應的英語測試、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等調研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采取集體備課的形式編排相應資料,盡可能了解學生相關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針于較為普遍的學習問題,教師應該給予特殊重視,集中處理為學生解決學習困難;而對于那些個別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輔導。總之,及時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對于減少學生入學英語學習壓力,促進初高中英語教材的銜接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根據每個地區、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教研者應不斷地摸索規律,逐漸形成適合本學校的初高中教學銜接教材,當然,本校的高中英語教師也可以在現行市面上出版的英語教材中選擇,不管采用哪種方式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幫助高一新生平穩地度過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的這一過渡期。
(3)教師方面,首先,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英語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當代,任何職業都應該與時俱進,尤其是教師,停滯不前閉門造車,影響的不僅是教師教學本身,對于學生也是相當的不負責任,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因材施教,主動轉變教師角色,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增強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而非自己照本宣科。英語教師應該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全面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自主學習,真正實現為學而教的正確教學理念。同時,教師要建立新型平等互愛的師生關系,關心愛護學生,并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這種師生關系不僅會提高英語教師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教師對自身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同時,教師應該增強初高中教學銜接意識,加強初高中英語教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學生是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主導者,他們的教學觀念對對學生這個主體影響很大。高中英語教師不僅應該認真地鉆研高中英語教材,熟練掌握新課標指導下的英語體系,還要去潛心探究初中英語的教材和課標,掌握好初中學生英語知識的體系及薄弱環節,切實做到“備教材,備學生”,有利于高中教師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再次,高中英語教師應加強與初中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多深入初中課堂,多童初中英語教師針對英語教學相互溝通,從而找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點。
(4)教學方法方面,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在英語教學中應明確師生角色定位,既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語言的教學應該尤其重視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與交流,根據英語教材和學生的主體特點,教師應該靈活開展師生互動,不能像過去教學一樣唱獨角戲滿堂灌,要有針對性的系統講解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培養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把教學重心轉移到促進學生“學”上,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終身的英語學習奠定夯實的基礎。
同時,教師應該從高一學生的英語實際出發,開展階梯性教學,根據“低起點、小梯度、多練習、分層次”的原則,將教學目標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教學速度上,放慢初始進度,待學生各方面適應性增強再逐漸加快教學節奏。在教學內容上,英語教師要有重點有難點的進行講解,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及時指導,達到重難點坡度的平穩過渡。
總之,初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銜接問題能否得到解決直接影響到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效果,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忽視高一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學習,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使用合適的教材,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順利過渡,迅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業,2002.
[3] 胡文仲.英語的教與學[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00.
[4] 賈冠杰.中學英語教學心理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 余立.教育銜接若干問題研究[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6] 何京,趙劍波.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新法[J].山西教育,1999(4).
[7] 黃龍光.論初中與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2):60-61,67.
[8] 林渂.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教學銜接的思考[J].引進與咨詢,2006(9):100-101.
[9] 劉祥樹.初高中英語教材銜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