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優存
摘 要:怎樣教幼兒仿編、創編詩歌呢?首先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再選擇意境優美,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詩歌進行仿編,大班幼兒可采用老師、孩子、家長互動的方式共同創編詩歌,達到家園相互結合,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共同培養孩子對詩歌的仿編、創編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仿編、激發興趣 創造力 家園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237-02
培養孩子仿編、創編能力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賦予我們的教學目標,幼兒正處于人生求知欲最強的啟蒙階段,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詩歌作品可以為孩子展示充滿想象、幻想和靈感的空間,怎樣讓孩子在這樣一個最富于模仿和創新的活動過程中,發現美,創造美,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怎樣教幼兒仿編創編詩歌。
1 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
《綱要》提出“要為孩子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如何將《綱要》精神切實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呢?我在教學中做到:首先要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文學作品(兒歌、詩歌、故事、散文)供孩子們欣賞,同時創設與之相適應的語言環境,最大潛能的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的學習超越文本,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2 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指南》語言領域中指出:大班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圖書畫面續編創編故事、詩歌。我在教學中為了把《指南》中的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踐中,每次的閱讀活動我都要求孩子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讀輕聲,通過閱讀學習幼兒前識字,續編故事,創編仿編詩歌;利用詩歌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讓孩子把握形象的基本特征,從而啟發孩子去再認識,再思考,直至聯想,仿編出好聽的詩歌。如:《小雨點》小雨點,沙沙沙,落到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小雨點沙沙沙,落到魚池里,魚兒樂得搖尾巴;小雨點沙沙沙,落到田野里,苗兒樂得向上拔。孩子們根據詩歌框架編出了自己的《小雨點》:小雨點沙沙沙,落到果園里,果兒樂得快長大;小雨點沙沙沙,落到池塘里,青蛙樂得呱呱呱,(荷花樂得笑開花);小雨點沙沙沙,落到大山上(森林里),樹兒樂得向上拔;小雨點沙沙沙,落到幼兒園,小朋友們樂開花。
3 選擇意境優美,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詩歌
我在選擇詩歌時,總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詩歌。小班我選擇短小易懂的兒歌,以欣賞學習為主,仿編為輔,重在引起幼兒對兒歌的興趣,如:我的媽媽去上班,把我送到幼兒園,我對媽媽招招手,高高興興說再見。我只要求孩子把媽媽改成爸爸就仿編出一首新的兒歌;再如:小魚小魚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向上游向下游,游來游去樂悠悠。我也只要求孩子把小動物改一改,讓他們想一想還有什么動物是在水中游的,孩子們很容易就想到小鴨、青蛙、小鵝這些小動物,于是一首新的兒歌誕生了。孩子們覺得編兒歌很容易,興趣就來了,也樂意編兒歌了。中班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經驗,我就選擇意境優美的,有一定難度的詩歌,讓幼兒在欣賞詩歌內容的基礎上,以仿編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的聰明才智,仿編,創編詩歌。如:《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滴答,滴答,下小雨啦,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我先讓孩子欣賞、閱讀詩歌,再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參照詩歌的框架,當一回小詩人,編出自己的詩歌。孩子們在我的啟發引導下,根據春雨的圖片畫面,很快編出新詩來。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鳥(小雞、小鴨等)說:“下吧下吧,我要生娃娃”;花生(玉米、紅薯)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果樹(桃樹、蘋果樹、葡萄樹、櫻桃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農民伯伯說:“下吧下吧,我要種花(棉花、西瓜、菜)看!孩子們是不是很有想象力?他們的奇思妙想真讓我感到意外。大班孩子我選擇的詩歌就更難了,因為他們已積累了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字寶寶,我只需把詩歌中孩子們不認識的字教給他們,他們就會用普通話朗讀詩歌了,然后我再為孩子提供與詩歌相聯系的圖片畫面,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和詩歌框架創編、仿編詩歌,使孩子成為一名小詩人。如:《風在哪里》風兒在哪里?樹兒說:“當我的枝葉翩翩起舞,那是風在吹過”風兒在哪里?花兒說:“當我的花朵頻頻點頭,那是風在吹過。”風在哪里?草兒說:“當我的身體輕輕晃動,那是風在吹過”我先讓孩子們欣賞、朗讀詩歌,又為他們提供了一些刮風時的圖片畫面,不用我多說孩子們就編出新詩了。風在哪里?國旗說:“當我的身體輕輕搖動,那是風在吹過”;風在哪里?風車說:“當我的全身不停轉動,那是風在吹過”;風在哪里?柳樹說:“當我的枝條蕩起秋千,那是風在吹過”;風在哪里?樹葉說:“當我們一起玩捉迷藏,那是風在吹過”。孩子們編的詩歌好吧!比我想出的詩歌有趣多了。這樣由易到難,培養孩子的仿編創編能力,很受孩子的喜歡,孩子學起來也感興趣,學得也很快樂。
4 教師、孩子、家長互動共同創編詩歌
我在教大班后期學習詩歌時,喜歡先讓孩子欣賞學習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及結構,再根據詩歌的框架,調動幼兒的個人經驗因勢利導,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孩子當小詩人,進行擴展想象,仿編創編詩歌,然后讓孩子把自己編的詩歌讀給家長聽,再和爸爸媽媽一起仿編創編詩歌,把編好的詩歌寫在紙條上,第二天交給我;我再把這些由孩子、家長共同編的詩歌整編出來,讓孩子們欣賞朗讀。孩子們讀著自己編的詩歌,臉上充滿了自豪,覺的自己也成小詩人啦!真正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如:《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桃花開了,春天從花蕊里跑出來;春天在哪里?小草綠了,春天從泥土里鉆出來;春天在哪里?我高興了,春天就從我心里飛出來。孩子們像過年似的,高興極了,他們和家長一起用“跳、唱、飄、蹦、吐……”等動詞,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春天的故事,描繪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以下是他們編的新詩《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迎春花開了,春天從小喇叭里吹出來
春天在哪里?柳樹發芽了,春天從柳條里楊出來
春天在哪里?油菜花開了,春天從花香里飄出來
春天在哪里?玉蘭花開了,春天從花心里唱出來
春天在哪里?牡丹花開了,春天從花蕊里吐出來
春天在哪里?果樹開花了,春天從果園里跑出來
春天在哪里?楊樹開花了,春天從毛毛蟲里爬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燕子飛來了,春天從剪影里飛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蜜蜂飛來了,春天從花蜜里甜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蝴蝶飛來了,春天從花叢里舞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青蛙睡醒了,春天從池塘里蹦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熊睡醒了,春天從樹洞里爬春來
春天在哪里?小蝌蚪游來了,春天從小溪里游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喜鵲飛來了,春天從樹林里跳出來
春天在哪里?春雨滴滴噠,春天從雨滴里下出來
春天在哪里?小朋友高興了,春天從笑臉里笑出來
又如:《月亮》每一個樹梢,掛一個月亮,小鳥說:“月亮和我好”;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青蛙說;“月亮和我好”;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寶寶說:“月亮和我好”孩子們和家長同樣編出了讓我意想不到的詩歌,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真是小看了孩子的能力。以下是孩子們編的詩歌《月亮和我好》
每一條小溪,游一個月亮,小蝌蚪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條小河,流一個月亮,小魚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灣湖水,漂一個月亮,大雁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汪大海,浮一個月亮,大鯊魚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口深井,沉一個月亮,老奶奶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座冰川,凍一個月亮,小企鵝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輛汽車,跑一個月亮,司機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列火車,追一個月亮,乘客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架飛機,飛一個月亮,白云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艘輪船,載一個月亮,海鷗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顆露珠,映一個月亮,花兒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片麥田,照一個月亮,麥苗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個山坡,躺一個月亮,小草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座山峰,藏一個月亮,大樹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間屋頂,落一個月亮,小鳥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扇窗戶,爬一個月亮,小朋友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面鏡子,盛一個月亮,我高興的說:月亮和我好;
廣闊的草原,停一個月亮,小馬說:月亮和我好;
神秘的森林,灑一個月亮,小猴說:月亮和我好;
幽深的山谷,躲一個月亮,小鹿說:月亮和我好;
明亮的天空,掛一個月亮,星星說:月亮和我好。
這種家園互動共同學習創編詩歌的方法,很受孩子和家長的歡迎。孩子當上了“小詩人”,家長也過了把當詩人的癮,大家共同學習創編詩歌,既培養了孩子創編詩歌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孩子的聰明才智,又豐富了家長的業余生活,真是一舉兩得。
培養孩子的仿編創編能力,是激發幼兒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孩子們在欣賞、朗讀、仿編創編詩歌的過程中,既促進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人格;是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插上放飛的翅膀,讓孩子在理想的天空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 周思締.譜寫孩子心中的歌—— 與師范專業的學生談兒歌創作[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8).
[2] 劉瓊,董慶保.劉御兒歌的藝術特色[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