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學生對大學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應在教學過程中以課文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對段落、句子等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注重強化學生對語篇、句式、成分等方面的翻譯技能,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和大學英語學習技巧。
【關(guān)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能力 培養(yǎng)
【基金項目】渭南師范學院校級育苗項目(項目編號:13SKYM01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24-02
一、培養(yǎng)翻譯能力的重要性
翻譯教學是培養(yǎng)翻譯人才的途徑,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翻譯教學力度,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翻譯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及能力,促進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真正使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還對搞好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將翻譯教學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已經(jīng)引起有關(guān)高校的高度重視。
1.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技能。翻譯是大學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的綜合反映,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詞匯、語言點的基礎上對文章有準確的把握,才能為學生閱讀理解奠定基礎。通過翻譯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意識到英漢語言的差異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語言差異,也可以使學生對作者意圖、寫作手法、結(jié)構(gòu)及風格、用語及段落安排等方面的再現(xiàn),提高學生對文章整體的分析和鑒賞能力,不斷強化學生翻譯表達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反映和口頭表達能力,對學好大學英語非常有利。
2.避免學生大學英語學習上的誤區(qū)。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使學生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nèi)容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這一過程在學生頭腦中經(jīng)過思維活動的改造和深化,幫助學生糾正以往大學英語學習中的誤區(qū)。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經(jīng)常活躍自己的思維,深入理解語言點、句式等基本問題。
3.適應當前我國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面對國際交流合作與競爭更加激烈的現(xiàn)實,提高我國廣大人民的外語素質(zhì)勢在必行,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要在數(shù)量、質(zhì)量、層次、種類等幾個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強化英語人才的實用性就要強調(diào)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用英語知識表達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無疑是一項重要的舉措[1]。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困境
1.實踐環(huán)節(jié)多,理論講授少。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能夠正確翻譯原文為目標,認為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表達原文即可。學生在遇見某些課外文章時,仍然帶者自己的個人看法思考問題,對學生真正掌握翻譯技巧缺乏指導意義,回避了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的指導作用。
2.缺乏對英美文化的介紹。英漢兩種語言的結(jié)構(gòu)、表達方式、表現(xiàn)風格及手法都有很大的差異,句式的使用也帶有不同的特點,反映出兩種文化體制下不同的語言特點。翻譯應將兩種文化差異滲透到翻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但目前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很少涉及英美文化的部分知識,學生對不同文化差異下的語言點的差異知之甚少,造成翻譯不能忠實于作者的意圖和思想[2]。
3.翻譯教學所占的課時較少。由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翻譯能力培養(yǎng)還不成熟,翻譯教學所占的課時和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某些學者認為翻譯應占總課時的5%左右即可,有些則建議應占到50%,甚至還有些認為應占課時的2/3。不少高校仍然把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過關(guān)與獲得學位證書掛鉤,導致了教師為成績而教、學生為過關(guān)而學,不能將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用在提高學生實際技能的翻譯教學上,不利于真正實施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
4.不重視翻譯的效果。翻譯要求忠實原文,并注意準確、有效,追求“信、達、雅”的效果。
5.翻譯教學的方法不當,缺少健全的機制保障。不少教師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多停留在課本上,使教學內(nèi)容沉悶,缺乏生機。教學主要采取以課堂為依托、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回避”或“心不在焉”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甚至邊講課文邊自己翻譯,忽視了翻譯教學的實質(zhì)和實踐性特點。影響了學生翻譯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三、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對策
1.注重翻譯理論的講授。翻譯由翻譯實務、基本知識、翻譯理論和翻譯思想史四個部分組成[3],要講授一些翻譯的標準、原則和方法,將之融入翻譯的具體理論教學過程中,再通過實例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忠實于原文,什么是可接受譯文,如何對翻譯材料作技術(shù)性處理,如何保持原文本意而不至于失真等等,通過翻譯理論的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翻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2.加強實際翻譯技能的訓練。注意翻譯訓練的三個條件[3],一要加強漢語基本功的強化,二要側(cè)重于英語語言能力的強化,要從語法、句式、表達方式等方面去思考,三要有廣泛的知識面,了解西方國家文化,進行中西方思維和文化的比較,這三個條件要始終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3.鉆研翻譯教學方法。要學生翻譯課文,教師就要給予指正并告知正確的譯文或?qū)W生的翻譯簡單地認可評價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創(chuàng)造及譯文鑒賞能力。
4.區(qū)分翻譯的不同過程。翻譯教學分為理解、表達和核對三個過程,有針對性的提高翻譯水平。學生在翻譯過程中,邊理解邊初步表達,逐漸加深理解,然后再形成核對,即對理解不正確、表達不清晰、翻譯不通順的地方做修改和潤色。
5.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興趣愛好、意志情緒、性格能力等。好的翻譯環(huán)境和基礎離不開學生的積極主動,端正其態(tài)度,提高其自制力,使學生真正參與的翻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教師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觀能動性,靈活采用多種翻譯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活躍輕松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主動翻譯、愿意翻譯,還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和探索以及我國翻譯教學的不斷提高,將翻譯教學引入大學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玉西.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
[2]肖萌.對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的思考[J].文教資料,2008.
[3]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6.
作者簡介:
唐琳(1981-),女,甘肅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