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張智高
【摘要】近些年,青年教師在高校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高校青年教師對教學工作缺乏經驗,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教學需要。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結合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的摸索,總結了幾點建議和看法,希望能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青年教師 教學水平 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96-02
近些年,隨著高校對教師的大量需求,使得越來越多剛剛邁出校門的畢業生走向了大學講臺。對于這些青年教師來說,他們有深厚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專業能力,是擁有碩士、博士甚至更高學歷的人才。在專業素養和學習能力上,青年教師顯然具有絕對的優勢;在工作中,青年教師對新的工作環境富有激情和創造力,愛崗敬業,熱情有朝氣。但是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青年教師的教學活動成果卻不容樂觀。例如高校學生對青年教師的不滿意度逐年上升、課堂教學不能滿足教習大綱和教學質量的要求、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應用能力欠缺、學科知識引導與專業能力創新較差、缺乏合理的教學方法和良好課堂氛圍等等[1]。這些對于高校青年教師無疑是一種強大的挑戰和壓力,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合理的培訓和指導。
本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結合自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摸索,首先是分析青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然后總結了幾點建議和看法,期望能對高校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一、原因分析
1.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不夠,對教師崗位的認識不足,缺乏奉獻精神。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這是對教師這個行業的經典詮釋。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專業上的導師,更是學生人生和心靈的導師。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現在一些年輕的青年教師,剛畢業就走上教學崗位,沒有經過良好的崗前思想政治培養,缺乏對教師崗位的認識和定位,片面的將其視為一種謀生的職業,缺乏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1]。因此,很難在教學活動中將良好的價值體系傳遞給學生,學生也就感覺不到老師的個人魅力,從而就形成不了良好的教學氛圍[2]。
2.教學能力不足,不思進取。
近年來,高校的教師呈現高學歷年青化的趨勢,一大批高學歷的年輕人充實到教師的隊伍中來,這些青年教師,經過多年的苦讀,專業知識豐富,基礎理論扎實,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在教師隊伍中顯得更有活力,更有干勁??墒牵诮虒W質量評價體系中,往往墊底的也是這些年輕教師。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教學經驗,對教學大綱理解不夠,不能全面掌握教材,對教學內容沒有系統的把握,因此很容易出現課堂內容不能突出重點難點,學生對知識點吸收效果不佳。其次,面對存在的問題,部分年輕教師避而不見,自以為是,不思進取。把學生聽不懂、學不會的原因歸咎于學生。這種推卸責任的行為和態度,對于青年教師的成長十分不利。他們只是將自己視為知識的傳輸者,而忘了在傳輸過程中的教學細節運用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應用。
3.缺乏實踐環節,創新能力薄弱。
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師學歷較高,但是閱歷和經歷較少,在教學活動中很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部分老師專業定位不準確,經常將自己的學習方向強加給學生,導致學生學習混亂,理論實踐和教學內容脫軌。還有部分老師只講自己擅長的內容,躲避自己的缺點,缺乏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使得教學進展十分緩慢。
二、解決措施
1.加強青年教師的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加其責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教師的發展關系到學校的未來,因此,對青年教師進行經常性的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尤為重要。通過對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使他們認識到教師這個職業的光榮性和責任感,從而使他們更加自覺地遵守和履行教師職責,以積極的心態去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技能,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2]。
2.以教材為依托,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教材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知識獲得的主要來源。教師以教材為主要依據安排課堂內容,因此,對教材的仔細閱讀是教學工作開展的前提。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所教課程教材應通讀幾遍,并在了解課程性質、教學目的等相關信息基礎上,進一步吃透教材中的知識點,找到彼此間的深層聯系,對所教課程有了一定系統化層次化的理解。另外,僅僅依靠一本教材不能滿足教師對該門課程的深度掌握,大量查閱相關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展思路,挖掘知識點,做到融會貫通,為教學活動做深厚的知識儲備。
3.因地制宜,因學施教。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戰場,也是教書育人的主要渠道。在課堂上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青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應用多種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具,合理地設計教學思路,做到“備課”而不是“背課”[3]。同時,注重和學生這個群體的對話和溝通,深入學生的內心,吃透學生的心理特點,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在輕松良好的氛圍中順暢開展。
4.學校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引導,完善和加強青年教師導師制。
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的引導。學校應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導師制度,組織一些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業務修養過硬的老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指導老師。導師應根據青年教師的特點,給予合理的教學和實踐指導,讓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言傳身教下快速成長,并形成一種合理的教學和科研團隊,形成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環。
總之,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學和科研的生力軍,提高教學水平對整個高校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師應不斷地用“教書育人”的要求來鞭策自己,扎實做好教學工作,虛心向老教師討教,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盡早擔負起教學繼承和創新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教師的成長與發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7.
[2]葉瀾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0.
[3]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