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音樂教學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著變化,我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也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具有一定藝術性質的高中聲樂。基于此,文章針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聲樂教學的傳承及創新進行了系列研究。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聲樂;教學要求;審美;傳承;創新
隨著我國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音樂器材的推廣和實驗,我國許多中小學的音樂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那么,高校中的音樂教學又有著怎樣的變化呢?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進行相關介紹。
一、高中聲樂教學現狀
通過對聲樂教學的系列研究,可以將其現狀概括為以下兩點。
(1)教學的相關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制定的目標不一致,缺乏一定完善的體系。比如:教師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教學曲目進行編寫,同時,授課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太過隨意,缺乏必要的系統性,雖然有學校能夠做到,但還是沒有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進行完善。這些都說明教學內容缺失著“師范性”,嚴重導致教學不見成效。
(2)長期以來,我國都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相反,音樂教學卻在過程中重視課堂實踐,忽視社會實踐,重視藝術上的表現,卻忽視了教學實踐,從而導致所培養出的師資團隊缺乏一定的教學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那些聲樂教師往往只重視對學生自身聲樂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最基本的教學實踐能力的相關鍛煉,間接地導致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實踐能力缺失,影響其正常水平的發揮。這些情況都說明,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二、新課標的聲樂教學要求
(一)重視審美
從審美上來看,人們從來沒有對其進行忽視,反而越來越有向多元化發展的審美趨勢。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音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比如那種課外活動,通過演唱、比賽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去對每一個音樂作品所帶來的美感進行體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
(二)重視創造
俗話說:生活離不開創造。也就是說生活中幾乎每一個東西都是人類所創造的,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音樂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新課標也曾經規定,對那種具有創造力的人才進行培養是每一個教育工作人員必須做到的,是無法推卸的責任。無論是對教材的編寫,還是對教科書的講授,都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努力開發對其的創新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為,創新是精神的靈魂,只有不斷創新,社會才會不斷發展,人類才會不斷進步,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重中之重,教師應該將其提到議事日程上去,從而真正做到培養創新人才。
(三)重視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正所謂:音樂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產生了音樂。在音樂教材中有不少歌詞在對其作曲家的情感進行表達時,還夾雜著不少的自然風景,這樣的教材來自人們所熟悉的生活,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切身的體會。從而將這首歌曲唱起來的時候,不僅能夠對它產生興趣,還能夠真正做到對其情感的感受,真正地體現出音樂從生活中來,音樂歌頌生活。正因為這樣的例子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此,新的課程標準將其傳承了下來,再一次得到肯定,并成了將來教學的發展趨勢,因此,在對教材進行審視時,應該格外注意那種可以對教學起到良好影響的教學方法,將其傳承下來,并加以創新,使其更好地為教學做出貢獻。
(四)重視教學趣味
身為新時代影響下的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教學上的觀念是其教學的使命,通過對新課標的相關學習,嶄新的教學理念會逐漸形成。對教學內容上的選擇和理解,對教學目標的相關確立,都將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對學生的音樂教學和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從而對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進行培養,充分發揮出音樂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是音樂教師的責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教學趣味的改造和創新,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三、新課標下對聲樂的相關思考
課程的內容結構和內容的體現程度,直接影響到教育目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的實現,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其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具體如下:(1)理論:加強對聲樂的發展史、聲樂的美學、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解和認知;(2)師范教育:和中小學的教學方法相一致,比如,童聲聲樂訓練、課堂聲樂組織等;(3)技能技巧:加強對其的相關訓練,并掌握基本的常識和相關的方法;(4)結合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踐,比如在聲樂藝術實踐中要結合相應的演唱組織管理和舞臺表演,在聲樂教學實踐中要結合教學課程見習和課堂教學實習等。只有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這個教學模式才是完整的,才能夠實現教學目標。
正所謂:新時代,新教育,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素質,除了要具備那種普通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之外,還應該具備與現代教學理念和科學研究相適應的素質,同時,還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所運用的基本能力以及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多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聲樂意識,并對其組織管理和教學能力進行關注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盡早體驗教師的角色,可以創設實踐環節,從而讓學生也當一回教師;格外注意音樂所表現出的象征性和表情性,給觀者以充足的自由想象的空間。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現在,高中聲樂教學能否趕上時代的列車,成了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上述對教學現狀、教學要求和教學中的相關思考進行的簡要闡述,主要是想說明一個觀點: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其進行創新,才能夠實現其目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舊思想都需要摒棄,而是需要教育者對其進行不斷探索和研究,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傳承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