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敏
【摘要】本文以2010~2012年我國電子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分析檢驗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相關指標的關系。結果表明,引入期高管薪酬更多地考慮凈資產收益率,增長期公司營運能力的指標是高管薪酬制定時的影響因素,成熟期公司更偏好股票收益及股票價格,而淘汰衰退期,成本費用的控制成為重點,會對高管薪酬的制定產生影響但是關系并不顯著。
【關鍵詞】企業生命周期 高管薪酬 公司績效 實證分析
一、問題提出
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的關系是財務學長期以來研究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對于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關系這一問題尚未得出一致結論,而且國內外學者將企業生命周期納入兩者關系的研究還很少,因此從企業生命周期角度出發,研究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數據選擇及分類
本文選取2010~2012年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中的電子行業為研究對象。樣本數據主要取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所有數據由EXCEL和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完成。為保證數據有效性,剔除了數據殘缺的公司,最終整理取得114家上市公司。參照Dickinson現金流符號組合法,把114家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分成五個階段:引入期企業19.3%,增長期企業50.9%,成熟期企業20.2%,淘汰期和衰退期合并統計9.6%。
(二)研究假設
假設1: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假設2: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高管薪酬的多少所依據的績效指標存在明顯差異。
(三)變量定義
本文采用的變量如下:AP:高管薪酬,即董監高前三名薪酬總額;ROE:凈資產收益;EPS:每股收益;AS:總資產增長率;AT:總資產周轉率;RPC:成本費用利潤率;NCF: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控制變量:總資產的對數(Ln(ASSET))、資產負債率(DA)。
(四)模型構建
本文選取高管薪酬作為因變量,建立如下模型:
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運用統計軟件進行變量描述性統計分析可得,引入期、淘汰衰退期的高管薪酬均值(110~130萬元)明顯低于增長期、成熟期高管薪酬均值(180~220萬元)。從高管薪酬的數據分布可知,引入期高管薪酬低于110萬元的公司近50%,淘汰衰退期,高管薪酬小于110萬元的公司高達63%。而增長期和成熟期的公司的高管薪酬狀況優于引入期和淘汰衰退期,這表明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在一定程度上相關。
(二)相關性分析
引入期,AP與ROE、AS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增長期,AP與ROE、AT和NCF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成熟期,AP與EPS、NCF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淘汰期,AP與RPC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經檢驗,上述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因此進行回歸分析。
(三)回歸分析
由表1知,引入期AP與ROE顯著正相關,與AS不相關。增長期AP與AT顯著正相關,與ROE不相關。成熟期AP與EPS和NCF顯著正相關。淘汰期AP與RPC的關系不顯著。
四、結論與不足
通過對我國電子行業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2)在企業不同階段,高管薪酬的多少所依據的公司績效指標存在明顯差異。引入期,高管薪酬應考慮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成熟期,企業總資產周轉率的大小影響高管薪酬;而在成熟期,企業更多地應當關注股價以及每股收益。淘汰衰退期,成本費用利潤率對高管薪酬的影響不顯著,這一結果與假設不相符,可能在于所選取的行業的局限,有待以后研究得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孫世敏,高麗麗,王昂,趙希男.不同生命周期階段高管薪酬契約與業績標準選擇.[J]東北大學學報,2012.7(33).
[2]韓慧娟.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