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際經濟的發(fā)展和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我國在素質教育下必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德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國在進行學校教育中,除了單獨開設了德育學科,還將德育教育與文化課相結合,這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很大程度上也承擔著德育教育的重任。
【關鍵詞】小學語文 素質教育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責任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77-02
小學語文在教學當中應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因為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功能。而且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思維形成的一個時期,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變得非常的重要。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國家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的重要性,素質教育下,單純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的發(fā)展,在重視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做好德育教育對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很大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學生的評價標準已經不單純的看學生的成績,更重視學生的德育素質[1]。目前,加強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思想形成的階段,小學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很深的影響。學生性格的形成也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性格的好壞不僅取決于先天的條件,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養(yǎng)。想要學生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yǎng)的人,就必須重視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四)小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內涵
作為一門社會學科,語文是提高學生內涵的重要方法。語文學科在滲透德育教育時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誤區(qū)
雖然我國教育改革正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工作也一直在改進,但是由于我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束縛,我國的德育教育仍存在一些誤區(qū)[2]。
首先,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智育,而忽視了德育。我國的教育大多都只是應試教育,語文教學也成了一種升學的工具,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德育方面也不甚重視,這樣就導致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只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任何的意義。
其次,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德育教育采用灌輸式的傳授方式很難使學生在內心深處接受德育教育。目前,我國德育教育主要就是關注學生對德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學生內在思想和情感的轉變。很多小學生都不喜歡寫讀后感,就會在一些參考資料上抄錄,但是老師發(fā)現(xiàn)后也不追究,默認了學生的這種行為,這就完全忽視了學生內心情感和思想的升華,語文教學也就沒有承擔滲透德育教育的責任。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
首先,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應結合語文教育的特點和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來實施;其次,應重視體制機制的建設,應努力將語文教育的考核機制與教育機制相結合。完善的機制才能制定出正確的德育方案;再次,應重視學生的主動性,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教育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老師在授課時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最后,老師在教學中應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3]。
(一)根據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和特點來設計德育教育的滲透。語文教育是眾多學科中最具有特點的一門學科,不僅是一門社會性學科還是一門溝通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教育中文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深化德育的內涵。例如我們在學習陸游《示兒》時,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陸游強烈的愛國之情。在這種情感下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情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滲透。
(二)建立完善的語文教育考核機制。語文考核機制不僅僅針對于學生,也針對于教學的老師。科學的考核機制可以形成一個健康的教學機制,相反,不合理的考核機制會扭曲教學機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就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語文教育考核機制。在設計語文考核機制時,應注重德育教育,考核學生時也應將文化課成績與德育成績結合來評價[4]。
(三)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德育教育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過程,獨立的德育做得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為德育教育的效果好壞只有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教學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教”,另一部分是“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的主動性,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接受學生的意見。
(四)語文教育工作者應以身作則。在小學的教育中最注重的就是帶頭作用,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遠比說教千遍有用得多[5]。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不能表里不一,說到并不一定做到。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應先做到德育方面的細節(jié)。老師在課堂中可以開展“向優(yōu)秀學生學習”的活動。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進行德育教育最合適的場所。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國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小學語文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課本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葉瓊.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匯,2007,(23):132-134.
[2]余江.小學語文教育滲透德育之我見[M].語文研究,2012,(07):145—149.
[3]鐘啟全,高文,趙忠建.多維視角下的教育理論與思潮[J].教育科學報,2004,(20):160-172.
[4]汪朝.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07):33-34.
[5]王佳齊.小學語文教育德育教育的發(fā)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05):10-11.
作者簡介:
郝義(1965-),男,內蒙古豐鎮(zhèn)市人,專科學歷,中文專業(yè),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