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漢榮 王書成
摘要:專業技能教學是職業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強化技能訓練,抓好專業師資培養、教學模式改革、教學質量監控,有效提高了技能教學質量,提升了學校核心競爭力,推動了學校新的跨越發展。
關鍵詞:職業學校;技能訓練;有效訓練;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7-0055-03
專業技能教學是職業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技能教學要達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必須實施有效訓練。這就要求學校各項建設要圍繞有效訓練搭建平臺。
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鹽南中專校”)作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強化技能訓練,在技能教學上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學校立足加強專業技能教學實效性,秉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著力提升軟硬件實力,抓好專業師資培養、教學模式改革、教學質量監控等方面工作,有效地促進了技能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升了學校核心競爭力,推動了學校新的跨越發展。
一、注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提供技能教學人力支撐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師資隊伍是提高技能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學校緊緊圍繞“引進、培養、提高”的建設原則,逐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技能突出、樂于奉獻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一)引進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強化技能教學
學校制訂教師引進計劃,通過外聘的方式,引進企業生產一線、擁有豐富操作經驗的具有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專門技術人員,以相應政策鼓勵他們在技能教學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參與技能教學改革。學校目前有20多名外聘教師,他們都工作在技能教學一線,為培養高技能人才作出了貢獻。
(二)加快技師和高級技師培養,提高理實一體化教師技能水平
學校每年均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理實一體化教師的技能培訓,積極鼓勵他們參加出國培訓、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下企業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以提高其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能力。定期安排教師到工廠、科研單位參加實踐活動,以開拓思路、更新知識、提高技能。目前,學校共有10多位專業教師參加過出國培訓,60多位專業教師參加過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下企業培訓,技能教學教師隊伍全部具有技師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其中4名教師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等級證書。
(三)建立名師工作室,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成立名師工作室是推動優秀教師成長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引擎。學校設立專項經費,配備一流的設備,成立名師工作室。制訂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的評選標準。目前,學校已組建“李金松工作室”、“肖海仙工作室”、“倪元文工作室”等3個名師工作室。工作室成員認真學習中外先進的教育理論、新課程理論,積極發揮示范作用,開設精品課、示范課、觀摩課,承擔各級各類項目、科研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李金松工作室”領銜名師李金松老師作為省職教領軍人才,省特級教師,積極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課題研究,主持研究的2項省級課題均已結題;“倪元文工作室”領銜名師倪元文老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校本研究,編寫的汽車類各工種校本教材被“鹽城世紀龍公司”用作汽車專業教學軟件的腳本。
二、推進技能教學改革,
切實提高技能教學質量
技能教學時間的分配、內容的選取、計劃的制定及教學模式的選取直接決定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畢業生是否受企業歡迎。鹽南中專校從課程體系、校本教材、實訓計劃、教學模式、技能鑒定等方面進行改革研究,切實提高學校技能教學的質量。
(一)制定科學的課程體系,編寫“會用、實用、夠用”的校本教材
在專業技能課教學上沿用各自獨立進行的傳統的理論和實訓教學方法已很難實現職業教育教學的目標,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課程安排體系,打破理論課和實訓課的界限,推行模塊化的課程設置。鹽南中專校在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時,突破了傳統的教材重視理論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的課程體系,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整合,認真落實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和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把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把各級技能大賽的試題充實進入教學內容,同時根據企業用人的具體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取舍與組合,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滲透職業道德、就業指導,充分體現了“教學做合一”的原則。學校通過對課程的二次開發,及時把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納入教材內容,突出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了學生的技能訓練。目前,學校各實訓工種都已經編寫了實訓校本教材,部分校本教材還得到推廣,被不少兄弟學校采用。
(二)合理安排技能教學時間,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能教學計劃
學校在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理實一體化技能教學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根據省教育廳“2.5+0.5”中職學生培養計劃,制訂各專業實施性技能教學計劃并做好滾動修改工作。精心制訂實訓手冊,將技能考核目標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學期,明確相應的評價標準,并安排適當的應知、應會技能考核。前三學期以形成性技能訓練為主,結合相關實訓課程和專業理論課中的實驗實訓內容,加強學生技能的形成,完成校本技能鑒定。后兩學期根據行業企業的用工需求,設置項目課程,以崗位性技能訓練為主,完成人社局組織的2—3項技能等級考核。如數控專業構建了以《榔頭的制作》、《國際象棋的制作》、《圖章的制作》等項目課程。學校技能教學實行相對集中的原則,即將一個班級一個學期的實訓,集中安排在一段時間內進行,使學生能較為系統地對某項技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和訓練,利于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也有利于項目課程的實施。讓學生真正在“做”中“學”,“學”中“做”,在練就扎實技能基本功的同時,進一步理解理論知識,逐步實現知會統一、學以致用。
(三)實行“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構建各具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職業教育傳統“三段論”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學習興趣難以得到充分激發。鹽南中專校經過探索,實行“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相結合、實習課件與生產產品相結合,入廠教育與全過程管理相結合,傳統工藝與新技術、新工藝相結合,動手能力訓練與職業習慣、工作作風培養相結合,實習教學與職業技能培訓、考證相結合”的“六結合”教學形式,以理實一體要求為核心,用任務驅動法、項目法等形式進行實訓項目的設計和訓練,結合“產中有教、講練結合、精講多練、以練為主”的實訓教學模式,各專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實訓教學體系。如建筑專業建立了“學練做”三位一體的實訓教學體系,汽修專業建立了“四段遞進式”實訓教學體系,數控專業建立了“學教培研相融合”的實訓體系等,使學生真正達到“應知、應會”的基本能力要求。
(四)建立技能鑒定制度,注重技能教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鹽南中專校從對企業用人標準的考察中發現,盡管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但企業還是要求從業人員除具備某一崗位的熟練技能外,同時還要熟悉相關領域的一些技能,這樣的畢業生其就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就業穩定率一定會高。為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朝著“一專多能”的寬口徑方向發展,學校結合專業建設規劃,全面安排學生的技能等級考核。一方面,對目前進行的各相關專業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與市場的崗位需求作新的分析,使考核的工種更好地對應用人單位的需要。同時設法開辟市場有需求、學校技能訓練有可能、學生學習有潛能的工種,合理安排時間進行培訓,力求使學生獲得多種技能等級證和上崗證。另一方面,立足各專業的技能教學計劃,通過校本技能鑒定來促進學生重視和提高專業技能。各工種負責人制定了相應的考核內容、標準和辦法,建立了相應的校本鑒定機構和考評員隊伍。做到校本技能鑒定既彌補國家技能鑒定的不足,又為更高水平通過國家技能鑒定服務。如刀具的刃磨、機床的維護等內容,已列入學校的校本技能鑒定。在人事局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中,學生中級職業資格一次性合格率達95%以上。
三、改進考核評估方法,加強技能教學質量監控
技能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實訓課題分解成不同的工作任務,用具有實用背景的任務全面評估學生學到了什么專業能力,評估通用能力的發展水平。鹽南中專校通過百分考核、產品合格考核,開展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通過網絡邀請往屆生給予評價等,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監控,不以一次考核“定終身”。通過每次評價后學校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及時改進不足,促進學生的發展,及時改進技能教學。
由于技能教學成績突出,學校連續多年承擔了市職業學校汽車、建筑、藝術類師生技能大賽賽點工作,在技能大賽中,學校選手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熊國林同學獲得國賽金獎,楊靜同學獲得了國賽二等獎,分別被淮陰工學院、南京工程學院錄取。同時技能教學的改革也推動了課程改革,學校被認定為省課程改革實驗學校。
當然,有效訓練也對學校的技能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技能教學中如何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提高技能教學的水平仍是值得思考的首要問題。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在新的高考模式的召喚下,在新的就業需求驅動下,我們將繼續探索,創新創優,全面促進學校技能教學水平的提高,為職業教育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章躍一)
Abstract: Professional skil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vocational teaching, and an indispensible content to realize talent training goals. Jiangsu Yann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enters on teaching, strengthens skill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 training, promotes teaching mode reform and teaching quality surveillanc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kill training quality, the school's core competence and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kill training; effective 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