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群芳
【摘要】在體現小學數學教學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中,要對教材和教學資源的深挖,深加工處理,合理巧妙地使用教材內容,對于生活中的教學情景資源進行挖掘,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感悟運用數學,深化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下面本文就對如何加深小學數學理解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理解 小數加法和減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36-02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理念和模式也不斷更新,素質教育成為教育主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小學數學教育在聯系實際生活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命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應試教育在我長期影響教學理念的形成,小學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沒有成為教學的普遍實踐。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中對于聯系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沒有加深認識。老師注重對于教學知識的傳播,忽視了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小學數學教學出現一種“舍本逐末”的情況。數學家華羅庚說:“……日用之繁,處處都用到數學……”。數學知識師從生活中產生,最后還要應用于生活,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聯系生活、應用數學能力培養的確實、對于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多樣化的忽略,學生本應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感受到一種生活的趣味性,忽視了“生活素材”和“生活經驗”等問題的深入思考。近年來,新課標在國內教育改革中發揮重大作用,不少教師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的本質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聯系生活、加深理解的教育。
二、深化理解教學的具體策略
1.教學內容的重組
教材的靈活運用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大有裨益。調查表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關性成正比。與生活聯系的越緊密,學生越容易接受。將教材的內容進行重組,把那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去甚遠的內容進行刪減。直到,所傳授的每個知識點、每到習題都與學生的現實生活中的生活場景息息相關。一些固定模式存在的習題,老師要對其進行改變,符合學生生活的場景,貼近生活的現實。這樣有助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運用相互匹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生活中的問題,開設專門的課堂解答環節。例如,展示在奧運會比賽中女子雙人跳的成績,提問學生這些比賽成績都是用什么形式來記錄的。引導學生對于小數加減法記錄作用的認識。
2.聯系生活的情境創設
越貼近實際生活的數學內容,學生接受能力就越強。首次,應該在課堂聯系實際的教學中,充分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數學情景,將這些預設的情景和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聯合起來,學生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于學習的求知欲上升。將課堂生活化、教學例題生活化,延伸知識的教學。例如,組織學生參加一次百米賽跑,記錄下每個學生的成績時間。鼓勵學生參與其中,計算每個人的成績相差的多少。其次,可以選取生活中存在的情景。對于學生熟悉的情景進行改變,將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興趣的生活情境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入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身邊。尋找生活中情境素材要兼顧好可行性和真實性。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來,在探究數學問題、數學模式中,要注意學生實際眼界的開闊,在可以操作可以觸碰的場景中對于知識進行深化理解。例如,每個人腳的長度都不同,女同學腳比較小,男同學腳比較大,計算兩個同學腳的尺碼相差多少。再次,還可以構建開放式的生活場景。對于課內知識的拓展,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操作。只有學生在實際的情景設置中不斷實踐感受,更廣的思考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會被應用。通過開放式的情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創設情景要多元化。情景的創制應該是生動有趣的。要達到生動有趣的效果,要充分利用實物道具、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創設情境中,實踐完成數學學科知識的應用。在課后作業布置上可以把實踐活動作為新穎形式的科目作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把數學學科知識在生活中檢驗。例如,爸爸買了一瓶色拉油,色拉油的重量不等,有200ml,300ml,500ml,價錢分別是19.5元、23.6元和43.5元,問不同重量的色拉油價格相差多少。此外,游戲形式的生活情境設置,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進行同學間的比賽競爭,使學生在聯系生活的時候,記憶更加深刻。
3.在聯系生活中體會數學
靈活運用知識的過程,不僅達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也體現了數學教學的價值。在日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在實際的生活情景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存在。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問題從生活中來,所學知識帶到生活中去。把數學學習的過程變成一個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過程。“生活——數學——社會——數學”的數學知識運用過程。通過在生活中感受數學,數學知識才能在學生的頭腦真正儲存下來。一方面要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數學知識應用廣泛,在不同的數學問題中,選用不同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辦法。數學故事、數學周記、數學論文等方式,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思數學問題解決方式正確與否的途徑。另外一方面,數學知識的運用要靈活。教師可以安排實踐任務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例如,爸爸自己裝修房子,自己粉刷墻壁,節省了113.7元的開支,自己制作的椅子,又省下46.3元,請問一共省下多少元。引導學生在生活點滴方面,對于數學知識運用的靈感。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在學生小學階段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當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與實際生活脫軌的問題。本文以小學數學《小數加法和減法》為例,分析了在教學中,通過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引入,加深學生理解的作用效果。希望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教學理念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蘇永芳.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C,2011(12):88-89.
[2]吳艷芳.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與生活的接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