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竹霞
【摘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有意識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予以解決。
【關鍵詞】生活實際 數學應用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39-01
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就有如下論述:“應用意識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有意識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另一方面,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予以解決。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呢?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應用意識很好的載體。
一、數學應用在課堂學習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教學《利息》時,我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在課上進行利息的計算,而是先讓學生在課前到銀行進行實地調查活動,或請教家長、上網搜集資料了解利息方面的知識,課上進行交流匯報,這樣開放了教材的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數學活動之中,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學生進行了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辯論、探索,得出正確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充分體驗的再創造過程,能主動地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背景緊密地聯系起來,真正理解了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視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們要結合新知識的教學,提出生活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驚奇地發現,數學原來就在我們身邊。數學科學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老師在教學要善于用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例為背景,結合生活事例進行教學,使學生感到學習材料與生活很貼近,在心理上縮短與數學的距離,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從學生熟悉的游泳池引入,讓學生思考如何求游泳池的面積,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運用原有的知識,分工合作,積極探索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最后求出了游泳池的面積。通過這樣的實際問題情景教學,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應用了原有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嘗到了解決問題的快樂,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增強了,使學生漸漸明白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
其次,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和周圍事物,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用加、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時,教師在最后的練習環節,利用課件播放一個小學生的日記,讓學生根據錄像中提供的信息,自己去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當學生看到錄像中“老師買32張兒童票,”“成人每位24元,兒童每位12元”等畫面時,紛紛提出“老師一共需要花多少元?”、“學生一共需要花多少元?”等問題。這樣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呈現學習內容,既增加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又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開設數學實踐活動課,創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機會
教師設計具有探索性、開放性的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主動地探索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數學實踐活動,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推理和交流,找出解決的策略。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也更強了。如:①測量一個磁帶盒的長、寬和高;②計算磁帶盒的表面積和體積;③現有4盒磁帶,怎么包裝更省包裝紙?④若有8盒磁帶,怎么包裝更省包裝紙?這一活動綜合了測量、估算、計算并比較規則物體的表面積以及選擇最優方案等知識與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獲得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四、課外知識拓展,改變作業形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主渠道,課外活動及作業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必要補充。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合理運用。
有一年我們北宅的櫻桃收入不太好,我就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分小組調查自己村中的幾戶人家,了解去年和今年的櫻桃收入情況,根據搜集的數據算出這幾戶人家今年比去年減少了幾成,這幾戶人家平均減產幾成。思考:是什么原因列出來,小組中的學生分工進行調查,完成調查后,合作寫出一份調查報告,并給農民提出建議。這是融數學、科學、社交知識于一體的綜合練習,前半部分是百分數(成數)的實際應用,沒有給出具體數據,需要學生自己調查完成;后半部分是學生調查造成減產的原因:
(1)與天氣不好櫻桃開花時刮風下雨,影響傳粉有關。(2)管理不當,病蟲害的緣故。(3)非典時期客人減少,影響收入問題。(4)外地櫻桃進入本地,影響本地櫻桃價格。這樣的作業設計取材農村特有的資源,從孩子們身邊的現實問題入手,給學生提供了一次運用各種知識進行實踐活動的鍛煉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獲取知識、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實際運用能力,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不能僅看學生掌握了多少數學概念、法則,會解多少道難題,更要注重學生能否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教師只有多動腦筋,多想辦法,給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就一定能讓學生親近數學,讓數學真正走近學生。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吳曉冰.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