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駿 趙釗
【摘要】在IT技術的推動下,互聯網金融開始崛起并得到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相較于傳統銀行業而言有其獨特的優勢,給傳統銀行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與此同時,由于其先天的局限性,致使完全替代傳統銀行無法實現。因此,傳統銀行應與互聯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傳統銀行 互聯網金融 優勢互補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這個共有著金融與互聯網血液的雜交新品種應運而生。自互聯網金融誕生以來,學者們對于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傳統銀行存在者激烈的爭論。有的學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必將最終替代傳統銀行;還有的學者認為傳互聯網金融無法替代傳統銀行,并且最終會被傳統銀行所扼殺。我個人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產生確實給傳統銀行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原因在于它擁有互聯網賦予的先天優勢,這些恰恰是傳統銀行的劣根所在。然而,我們也要看到互聯網金融也同樣繼承了互聯網的劣勢,這些恰恰又是傳統銀行的優勢所在,因此,從長期來講,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只有優勢互補,才能實現互利共贏,促使金融市場更加有效、快捷、平穩的運行,使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
一、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銀行的優勢
(一)比傳統銀行成本低
首先,互聯網金融節省了傳統銀行開設物理網點的投入費用和運營成本。傳統銀行為了提高銀行的運作效率、擴大業務量等需求,不得不增設營業網點,每一營業網點的設立都有硬件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以及后期的運營和管理成本的產生,而互聯網金融借助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無需開設物理網點,直接線上完成交易。其次,互聯網金融節約了資金供求雙方搜集信息的成本。傳統銀行在對客戶發放信貸之前,由于信息不對稱,要對客戶的財務狀況、信用評級等相關信息搜集,這就需要一定的搜集成本,而互聯網金融借助于互聯網公開透明的平臺,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實現了完全市場化的運作。
(二)比傳統銀行的效率高、覆蓋面廣
首先,互聯網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從資金需求角度講,傳統銀行發放信貸的對象主要是國有企業、大型企業以及知名企業,中小企業的占比非常低,金融服務的門檻極高,互聯網金融大大降低了傳統金融服務的門檻,引導中小企業走上現代金融服務之路。從資金供給角度講,互聯網金融比傳統銀行開戶、轉賬起點低,像“余額寶”每次轉賬的最低限額是一元,無形中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客服群,更有利于聚集閑散的資金,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互聯網金融運用計算機進行標準化的全程運作,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傳統銀行網點運營模式下,經常出現客戶排隊等候的現象,如何提高銀行柜面效率成為傳統銀行發展中的瓶頸。互聯網金融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客戶無需排隊,只需借助現代化網絡平臺進行交易,并且日均一萬筆,每筆大約幾秒即可大功告成。
(三)比傳統銀行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傳統銀行的服務模式單一,這與現代年輕客戶與中小企業客戶追求多樣化、現代化、個性化的需求無法匹配,更加遺憾的是傳統銀行沒有就此做出相應的調整,互聯網金融本著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原則,極力設計并打造適合各種客戶群體個性化特征的金融服務模式,讓客戶自己選擇,帶給客戶更好的體驗。
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相比的劣勢
(一)比傳統銀行具有更大的風險
首先,互聯網金融具有更大的法律和監管風險。一方面,由于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新興領域,國內金融監管當局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管體系,相配套的法律也沒有。另一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信用評級機制和風險控制機制。傳統銀行在發放信貸前,會利用自身內部評級機制和外不評級機構進行綜合評級、定價,并針對各種不同潛在風險制定了風險防護和處置措施,一般可以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其次,互聯網金融具有更大的信用風險。從理論上來講,高收益是與高風險并存的,那么這種承諾的高收益從何而來,一旦投資損失如何履約,由誰買單。再次,互聯網金融具有更高的流動性風險。如果互聯網的借貸期限配置結構不合理,造成資金鏈斷裂,從而造成擠兌風波,勢必給其造成致命的打擊。
(二)互聯網金融更容易造成客戶個人信息泄密
由于互聯網先天的公開透明、共享性、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促使客戶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難以避免,致使網絡犯罪頻發,從而會給客戶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是難以挽回的災難。
三、幾點啟示
(一)傳統銀行要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
客戶是銀行運營的根基,只有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銀行才能充滿生機。在這個高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里,客戶的需求正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這一代的客戶更注重精神享受。傳統銀行那種單一的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客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打造智慧銀行,不斷提升客戶體驗,才能使傳統銀行歷久彌新。
(二)傳統銀行應構建自己的電商平臺
傳統銀行要想節約成本和提高運作效率,進軍電商領域勢在必行。互聯網金融搶奪傳統銀行客戶的一個主要優勢在于其便捷、高效,傳統銀行要想穩定客戶資源,就要充分借助于電商平臺提高其運作效率。
(三)盡快建立一套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有效監管機制,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有其必然性,要想是互聯網金融得到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解決客戶的后顧之憂,充分保障客戶的權益和個人信息安全,增加客戶對互聯網金融的信任度。
(四)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應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深度合作
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都具有各自優勢,應各自取長補短,才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實現最有效的資源配置,使金融市場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