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奕
[摘 要] 近年來的許多文章對中國改革的公平性提出質疑,本文闡述改革過程與改革目標的不同評價標準,進而對中國改革過程的公平性提出幾點思考。進而對中國改革過程的公平性表示肯定。
[關鍵詞] 經濟改革;評價標準;公司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49
[中圖分類號] F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2- 0079- 01
近年來的許多文章對中國改革的公平性提出質疑,指出目前中國出現的發展不平衡,收入差別等現象的同時,有學者懷疑中國的改革只追求效率,完全忽視了公平。這種觀點看似是在對此前所推行的促進社會公平的改革政策的完全否定,但又面臨解釋上的矛盾:為何這些忽視公平或“不公平”的改革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并維持了一定時間的成功?同樣困惑的是:若未對改革過程做出“不公平”的評價,又應如何理解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對社會公平的突出強調?
這種理解上的矛盾,暴露出評價改革是否公平所運用的理論本身可能存在缺陷,公平尺度具有某種局限性。因此,解決這種理解上的矛盾,要進行理論上的創新,將結果與過程用合理有區別的標準衡量,區分目標公平尺度與過程公平尺度。
1 改革過程與改革目標的不同評價標準
真正合理有效的改革,應兼具改革目標的公平與改革過程的公平。然而,我們往往忽視衡量標準上的不一:用目標公平的標準衡量過程,對改革過程做出階段性否定;或將過程公平標準作為結果公平的評價尺度,忽視改革過程公平的局限性,無法適時對實情做出政策轉變。
區分這兩種公平標準,首先需解決理論上的難題:公平衡量尺度是否與評價對象的不同有關?部分西方理論家主張對不同的評價對象使用不同的公平標準:如馬克思主義學說,從歷史角度將社會發展劃分為不同歷史階段,分析存在不同社會歷史階段的不同公平標準;戴維·米勒從社會關系角度區分了3種社會關系:“團結的社群”“工具性聯合體”“公民身份”。[1]
其次,對于改革過程的公平性評價也存在著特殊的標準。回顧有關社會公平的各種理論,可以看到一個普遍的問題:這些理論可以用來評價常規時期內改革目標的公平性,但卻并不適用于評價改革過程的公平性。以近些年來影響最大的羅爾斯的公平正義觀為例,他提出的差異原則要求[2] “社會的和經濟的不平等應這樣安排,使它們被合理地期望適合于每一個人的利益”,特別是,它們應當“適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一種機會的不平等必須擴展那些機會較少者的機會”。[3]
盡管這些判斷標準在評價改革目標方面擁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并不能對過程做出合理的判斷與衡量。正如希克斯所指出的:“在現實的社會變革過程中,雖然總有一部分人受益,但也有一部分人受損。如果嚴格按照上述標準來衡量變革的合理性,就會得出否定所有社會變革的結論”。[4]可見,過程公平與目標公平存在不同的制約條件,從而在標準上可能并不一致。注意并分析這種差異,對我們合理衡量改革的公平性有重要作用。
2 中國改革過程的公平性
許多研究數據可見,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確存在不平等現象。主要表現在改革成本、機會、優惠政策的不平等分配、新舊制度交替中法律的不平等對待等。如果運用常建等人提出的評價改革過程公平性的標準[5],可以對中國改革過程中的公平性從總體上卻可做出肯定的回答。
首先,我們的改革目標是要實現更大的公平——“共同富裕”。當時的改革背景是“共同貧窮”,顯然,改革目標比改革狀況具有更高層次的公平性。因此,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的不平等狀況,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由于這種更高層次的公平目標而得到辯護。其次,從這些不平等方面與改革目標的關系看,它們都是實現改革目標所必須的措施。要成功實現改革目標,需要中斷原有的制度安排,就會產生新舊法律交替,需要進行實驗,并采用優惠政策吸引、培育新的力量,從而產生期望挫折和利益損失,因此新舊法律交替不可避免會在一定時間內出現漏洞,優惠政策也會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可見造成這些不平等的原因多是實現改革目標必要的手段和過程。
接著,從不平等的相對性看,改革被絕大多數民眾所認可。總體上,盡管中國改革存在不平等差別,但民眾并未因此抵制改革。如對改革路徑一直存在爭論,但最終的改革策略仍被大多民眾所支持。這說明與其他可能的策略和路徑相比,其不平等程度相對較低。最后,從不平等下對受損者的補償看,中國在改革過程中已采取多樣化形式對受損者進行補償,包括直接與間接性的。
綜上,可以回答開篇所提的問題:中國改革過程中存在不平等差別,但這些差別中大多數是實現更高層次的改革目標所必須的,與其他可能的差別相比更少不平等,這些差別正隨著改革的成功推進而得到控制和有意識地縮小。因此,依據上述評價標準,一定程度上可對中國改革過程的公平性做出肯定回答。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海燕.應當區分改革的過程公平與目標公平[J].天津社會科學,2007(6).
[2]何建華.馬克思與羅爾斯的公平正義觀:比較及啟示[J].倫理學研究,2011(5).
[3]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季謙.希克斯的貨幣理論[J].金融研究,1982(9).
[5]常建.法律的基本價值——公平與效率[J].市場周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