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卿?喬素景
摘 要:高職教育的培養原則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 實踐技能的培養是高職院校普遍關注的教學環節,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學院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將課堂搬進酒店實施“一體化”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學生卻表現出諸多的心理不適應,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實習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對實習學生實施心理干預。
關鍵詞:酒店管理;頂崗實習;心理干預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與生產過程一體化的研究”課題結題性成果 課題編號:GJXH2013-68
頂崗實習是高職教育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酒店管理專業中,多數院校都采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種模式的指引下,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學院進行了一體化教學改革嘗試,將教學與生產過程相結合,實施“教學與生產過程一體化”。然而,在一體化實施期間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也妨礙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心理干預,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與學生訪談相結合的形式,并在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學院酒店管理學生參與“教學與生產過程一體化結合”教學工作進行連續一年多跟蹤調查的基礎上,總結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并對學生實習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后就學生在實習期間出現的各類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對策性探究。
1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學生心理調查現狀
1.1 頂崗實習帶來的內心沖突
對于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的“教學與生產過程一體化”改革,學生在心理上極易產生波動。面臨著教學模式的調整,很多學生感到無所適從、茫然失措,內心沖突嚴重。在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在實習前對學校開展的頂崗實習方式表示一般了解或不了解,有的學生認為在實習前學校并沒有詳細介紹實習的情況,導致心理落差太大,自信心不足。
1.2 實習過程中的復雜心理
(1)實習壓力心理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 有一半多的學生感到實習期間有很大或較大的心理壓力, 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壓力一般, 只有少數的學生回答基本無壓力,對待自己的實習工作與成績抱無所謂的態度。調查發現, 學生在實習期間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很多,表現為:覺得自己專業知識不夠,很難應付實習崗位;害怕出錯,害怕面對客人;無法與老員工和睦相處、難以忍受實習崗位的規章制度、無法適應實習崗位的作息安排等,尤其是餐廳部崗位的學生。
(2)對教師的依賴心理
很多學生是第一次進行崗位實習,離開熟悉的父母、教師、同學、朋友,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所以對實習管理教師寄于很大的期望。大部分的實習生認為實習帶隊教師應該熱情、和藹、可敬;認為帶隊教師應該多關心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努力為他們爭取實習利益;也有部分的實習生認為在具體實習崗位上,帶隊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參與或者進行現場指導。
(3)消極的逃避心理
高職院校在進行日常教學安排時,更多的關注實踐技能方面的學習和提高,并且在日常的實習管理過程中也只是更多地注重注專業教學開展是否順利、實習效果如何等,而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以及心理輔導卻較少關注。同時,不少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比較滯后,致使部分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知道如何進行心理調試,很容易產生消極、自卑等負面情緒。調查中對于心理危機應對方面,大部分同學不知如何去應對,并且很多同學都會選擇逃避的消極應對方式,例如,罷工、消極怠工等。
2 實習干預策略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個體面臨周圍環境的突然改變或重大生活事件時,表現出的思維或行為的紊亂及困擾,其主要原因是個體意識到刺激事件超出自己的應對能力,心理平衡被打破,而非刺激事件本身,也就是說心理問題的出現是源于個體對事件的主觀體驗、理解和看法,而并非事件本身。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要從改變個體的不合理信念入手。
2.1 培養積極的認知方式
認知在心理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認知決定情緒和行為。對于頂崗實習給學生帶來的各種心理問題從根本上是源于學生對“頂崗實習”這一教學模式的不合理認知,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從源頭問題著手進行干預,培養學生對酒店“頂崗實習”的積極認知。
一方面,入學初應加強專業認知教育和酒店行業的背景教育,向學生介紹酒店行業的發展狀況,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在宣揚酒店宣揚旅游業和酒店業的優勢外也應將其中可能出現的灰色現象告訴學生, 并引導學生學會理性判斷和應對。調查表明, 學生希望學校能盡可能全面準確地傳遞有關行業、酒店的信息, 尤其是將來的實習情況。
另一方面,實習前召開實習動員大會,使學生明確本階段實習的目標以及實習的途徑,教育學生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理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逐步接近目標的過程, 是意志磨練、吃苦耐勞的過程。讓學生明確自己首先應該是掌握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一線高級技術應用人才, 要從基層做起。學校還可以與實習酒店聯合, 由相關人員向學生介紹實習崗位的概況、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等以便學生能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心理準備。
2.2 實習過程中的“齊抓共管”
由于高職學生所處階段的不穩定性,心理上極為不成熟,及其容易對所處崗位產生抵觸情緒,尤其是客房與餐飲部門的同學,認為每天的工作枯燥而艱辛,調查中不少學生要求要不定期更換崗位。因此,實習管理相關人員應齊心協力,共同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指導。
一方面,實習指導老師要加強與酒店與實習生的聯系,實習指導老師和班級輔導員要經常與酒店及實習生聯系,了解實習生的情況,關心實習生,及時發現和幫助學生處理遇到的各類心理問題,定期看望學生,召開實習生座談會,傾聽學生的心聲,收集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心理上覺得學校沒有丟下他們,他們得以安心地工作。
另一方面, 建立一支經過心理學知識培訓的實習管理老師隊伍真正關心實習生的心理狀況,將實習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納入學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建立一支經過心理學知識培訓的實習管理老師隊伍,能及時跟蹤實習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解決問題。
第三方面, 企業應重視入職培訓和人性化管理,它可以緩解實習生的焦慮和困惑情緒,幫助實習生短時間熟悉酒店,了解工作流程,盡快融入團隊。同時重視實習生的發展,為實習生提供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
2.3 實習結束后的總結
實習結束后的及時總結,特別是實習指導教師對實習過程中學生典型事例的分享,使教師和學生進一步拉近距離,共同感受實習過程中的得失與收獲,從而建立深刻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實習過程,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對頂崗實習建立一種積極體驗,建立良好的實習心態,有利于實習文化的傳承和下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