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農產品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受到金融因素的影響日益顯著。利用Newey-West一致協方差估計法分別對稻谷、大豆、棉花和生豬的需求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由于不同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具有差異性,金融因素對我國農產品價格的具體品種影響程度并不一致,其中人口數量對四類主要農產品具有顯著影響.而經濟的較快發展對整體農產品影響顯著;金融變量總體上會對農產品價格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對于其他因素,包括居民的消費水平、農業國際直接投資等對農產品價格影響不顯著。
【關鍵詞】金融因素;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一、需求視角下影響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金融因素分析
從理論上講,農產品需求主要包括當期的國內消費需求,儲備需求以及當期的農產品出口需求。現實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農產品的需求,如人口增長、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生物質能源等等。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日益顯著,我國農產品價格受到金融因素的影響程度也逐漸增加。
(一)貨幣因素
商品價格的變化與貨幣的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從貨幣角度看,貨幣量增加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從流動性與價格的關系角度看,流動性增加帶來通脹預期,通脹預期會導致抬高物價,從而放大供給沖擊的影響。同時,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家,巨額的外匯儲備量間接地增加了貨幣的供給量,在貨幣乘數效應下,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商品價格水平上行推動力較大。
(二)匯率因素
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關系直接影響到我國貿易產品的價格和成本。美元貶值導致人民幣相應升值,從而導致出口產品價格上升。這種壓力如果在金融市場中不能得到有效排解,最終就會在農產品等物價水平上表現出來。由于我國是個凈出口國,人民幣目前仍然不能自由兌換,本幣升值后導致出口帶來的貿易收入減少,彌補收入減少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抬高國內相關產品價格,因而就產生了處于產業鏈上游的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三)金融投機因素
流動性擴張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其相伴而生的金融需求(包括投機性需求)的不斷擴張。投機需求是指來自國內外的機構投資者通過各種渠道將資本輸入農產品市場中,由于國內外農產品價格上漲使農產品投資者產生了價格上揚的預期,這種預期會使一些農產品持有者在供給環節惜售或是囤積,這就加深了供不應求的程度,造成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態勢惡化。
二、金融因素影響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實證分析
根據莊巖(2012)的研究成果認為,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主要產品是稻谷、大豆、棉花和生豬。因此,實證分析中使用的數據仍然是這四類主要農產品的相關數據。模型的因變量是農產品的銷售量,自變量是基于上述分析而得出的人口數,經濟發展程度,居民消費水平,農業外部投資,農產品出口,外匯儲備,農產品自身價格,零售環節價格和石油價格,以及政策因素包括貨幣供給量和人民幣匯率均價等。
對上述變量取對數,從而體現影響因素對銷售量以及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然后對對數化后的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分別對稻谷、大豆、棉花和生豬進行OLS估計,然后對其殘差項進行White Heteroskedasticity異方差檢驗和序列LM自相關檢驗。(見表1)
三、實證結論
利用Newey-West一致協方差估計方法分別對稻谷、大豆、棉花和生豬的需求因素構建模型,模型估計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人口數量對四類主要農產品具有顯著影響,而經濟的較快發展對整體農產品影響顯著;金融變量包括國際儲備、貨幣供給量以及匯率政策總體上會對農產品價格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其中匯率影響微弱,國際儲備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程度為0.04%,貨幣供給量的影響較大為0.16%。對于其他因素,包括居民的消費水平、農業國際直接投資、農產品出口以及石油價格對農產品價格影響不顯著。具體而言,對稻谷需求量影響最為顯著的是人口數、農業國際直接投資、農產品出口、外匯儲備以及農產品零售價格,貨幣政策因素也對稻谷影響明顯。對大豆需求產生主要影響的是人口數、貨幣供給量以及農產品零售價格。對于棉花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人口數量,外匯儲備,石油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和人民幣匯率。對于生豬而言,人口數量、貨幣供給量、經濟發展水平是其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