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軍??
摘 要:由于中職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氣氛往往比較沉悶,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本文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激活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激活課堂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數學基礎薄弱,缺乏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對數學存有恐懼心理,并且由于以往學習數學的不愉快經歷,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厭惡數學,連帶的也不喜歡數學老師。所以,學生一到上數學課就想睡覺或是懶洋洋的無精打采,師生交流互動困難,課堂氣氛沉悶。針對這一現狀,如何激活中職數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他們樂于數學課堂教學,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巧妙摸底,量力設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各知識點間聯系緊密,新舊知識環環相扣,所以我們必須清楚學生原有的知識掌握情況,如學生的既有經驗有哪些,教學內容與他們原有的認知水平差距有多大,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問題和練習,仔細觀察學生的反應,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的數學底子展現出來。如在講授解含絕對值的不等式時,筆者首先對絕對值的定義進行復習,再請同學們填空:|-3|= ,|3|= ,|-2|= ,|2|= .在學生對絕對值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后,再拋出問題:若|x|=3,求x的值。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自然能得出x=±3,并請同學把±3這兩個值在數軸上標示出來。在這一環節教學中,基礎再差的同學也能做得到,標出兩點之后,就可以順勢引出|x|>3和|x|<3的求解了。在引入的過程中,因為問題設置的難度低,所以大家爭著上臺演示,筆者特意請基礎差,難得舉手的學生上臺,讓他們也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參與意識。通過這些舊知識的預熱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重燃學習信心。
因此,對學生進行巧妙的摸底,復習必要的舊知識和技能,量力設問,才能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做出準確的評估,將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激活,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題可做,有惑可解,這是學生增強自信心,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
二、 讓數學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解應用題是絕大部分同學的軟肋,即使是數學程度尚好的同學,看到應用題也時常束手無策,其實許多數學問題都來源于生活,只要我們能夠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入手,揭開數學應用題的神秘面紗,則不僅能讓學生感知書本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更能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愿望。如筆者曾在不等式應用舉例教學中將現下流行的網購納入例題中:有兩個賣同類商品的網店假日促銷,甲網店的促銷廣告是全場滿50元包郵(郵費6元)、每滿100元減20元。乙網店的促銷廣告是全場滿100元打8.5折、未滿100元打9折(不包郵)。(1)現有四個人分別打算購買價值80元、130元、180元、240元的商品,問應該怎樣選擇網店更合算?為什么?(2)顧客怎樣選擇商店購物才能獲得最大優惠?這個問題一拋出,頓時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因為很多同學平時也都在網購,如此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學生不再把它看成是一個單純的數學問題,都迫不及待地來驗證自己平時的挑選經驗是否正確,解題熱情高漲。又如在分段函數的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平常購買飲料時設置生活場景:某超市對康師傅瓶裝飲料進行促銷,購買五瓶以下打9折、購買5至10瓶打8.5折、購買10瓶以上打8折。已知飲料價格每瓶3元,請列出購買的瓶數x與應付款y的函數關系。像這種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為切入點,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生活小事,學生當然不會再覺得數學高不可攀。當然這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要時時關注學生的生活實踐與書本知識的聯系,要思考學生在本節課的知識點上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的那些事例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載體,讓學生學以致用,以強化對本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實踐證明,當學習材料越貼近學生的生活時,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知識內化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將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內容,使數學生活化,把原生態下的數學展現給學生,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身邊,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高深莫測,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從而使教學內容鮮活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結合專業特點,強化學生對學習數學重要性的認識
中職數學作為中等職業學校一門主要的文化基礎課程,它不僅是處理日常生活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其它專業課程的基礎,不學好數學,會導致很難學好專業課。而不同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程度不同,因此,教師在上課時必須根據任教班級的專業特征有區別的設置教學內容,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使授課的內容符合專業需要。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要清楚數學與各專業的結合點,如對于機械類專業學生來說三角函數、幾何部分是數學學習的重點,特別像三角函數知識是數控專業學生學習編程的基礎。而財會專業則對統計初步以及數列等知識應用較多等等。如筆者在財會班上課時會經常將數學問題嵌入到會計問題中,讓他們形成一個觀念:不學好數學就無法學好會計,讓專業需求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重要性認識。如在講解等差數列求和時,拋出固定資產折舊法中的年數總和法,讓學生看清這一會計方法的數學原型。
數學教學與專業相結合,使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不僅加強了數學與專業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擴大了數學對專業學科的影響,而且也填補了數學教材中專業知識的短缺,拉近數學與專業學科的距離,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根據專業調整數學內容,不僅可以讓專業凸顯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更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展現專業特長的又一舞臺,能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正確處理學生差錯,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中職的數學課堂經常會變成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不愿發言,不愿被老師叫到。這是因為學生由于基礎差經常會犯常識性錯誤,自己不能確定對錯,又怕自己回答錯誤被大家嘲笑,所以寧可保持沉默。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包容,允許學生出錯,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適當的給予提示,運用教學機智化解出錯學生的尷尬。筆者曾經在一節界限角的三角函數值教學中復習特殊角30°、45°、60°的各三角函數值的環節上,有一位學生自告奮勇要上臺寫出來,但上臺以后由于一時激動或緊張竟一個也寫不出來了,這時下面有同學在喊:“下來吧,你不會的。”漲得滿臉通紅的學生怯怯的問我:”我不能一下子全部寫出來,但我可以推出來,可以嗎?”“當然,如果你能推出來那可比記著厲害多了。”在老師信任的眼神下,他就在黑板上畫出直角三角形,聚精會神地推出每一個值,在他寫完之后,我立即帶頭鼓掌,然后他在大家的一片掌聲中自豪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所以課堂上教師要巧妙地將學生的差錯處理成教學資源與財富,這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不同水平的學生有話可說,營造輕松平等的氛圍,讓學生的發言沒有負擔,樂意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有助于學生始終處于思維活躍狀態。同時教師也能獲知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能力水平,為及時調整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使教學更切合學生的實際,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文匯.面對現實 積極嘗試數學實驗課堂教學[J].數學教學通訊(教師版),2012(04).
[2]趙山龍.靠過去,再近一些[J].數學教學通訊(教師版),2012(04).
[3]曹一鳴,張生春.數學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