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芹 司超孔
摘 要:“1121”高效課堂的實施已有一段時間。“1121”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學原則是先學后教,要求教師要編好一案(導學案),上好兩課(自主課、互動課)。
關鍵詞:高效課堂;意義;教學課改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
傳統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是“灌輸—接受”,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課堂45分鐘效率很低,如何向課堂要效益?必須進行新課改,而高效課堂實施則可以滿足這一點,在高效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突出了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提高了學生的成績。
三、“1121”高效課堂的實施
我校積極響應新課改,采用了“1121”高效課堂的模式,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校“1121”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
1.學案的編寫
高效課堂要求上課必須有學案,這就要求上課之前老師必須提前編制好學案,學案的編制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自主課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二是展示課需要展示的內容,教師在編學案時要事先考慮好哪些內容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哪些內容需要小組討論后才能完成。這就要求所有老師都參與到學案的編寫中,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研究教材內容、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學案編好后,還要有專門的教師進行審核,才能過關,最后學生手里拿到的是一份相對完美的學案。
2.自主學習
以前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先教后學,課后作業”,每節課都是假定學生對這些問題一無所知,教師大都不厭其煩地系統講授,唯恐哪個知識點講不透,學生不明白,然后作業壓到課后,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導學案的運用,則克服了這一弊端,真正實現“先學后教,課上練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經過自主課,學生能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在互動課上就有明確的討論問題和學習目標,使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目的更明確。
3.互動展示
就自主課上發現的問題進行展示,可以進行小組展示,也可進行全班展示。首先,小組展示,把要進行展示的問題分到不同的小組中,每個小組就自己發現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在小組范圍內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每個小組可派代表(學生輪流擔任)寫到黑板上,也可以通過口頭表達等形式進行展示。在學生展示的同時,教師適時評價、引導,對各組的發言“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小組的展示,學生的問題可以互相補充,相互啟發,有可能達成一致,也可能各執一詞。教師在課堂展示后必須進行歸納總結,點明重難點。這樣本節的學習重點就會再次突顯出來,學生也會在教師的總結中有新的發現。
4.學習效果
自我校實施高效課堂以來,調查問卷和學生取得的成績都表明,目前實行的學習方式和課堂模式,學生感覺每節課的目標很明確也很具體。學生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課下作業量減少,學生感覺學習更舒適,更輕松;學后效果很明顯,學習成績較以前得到極大的提高。
總之,我校高效課堂的實施仍處于探索階段,高效課堂的真正實施有許多細節還要我們不斷地思索,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討論,讓我們繼續前行,不斷發現高效課堂給我們帶來的驚喜。
(作者單位 馬玉芹:山東省德州一中 司超孔:山東省德州實驗高中)
?誗編輯 李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