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麒
摘 要:在眾多課程中,思想品德教學以其特有的人文性,對學生培養健康積極的人格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也要充分考慮課程設計的趣味性與普及性,讓學生在輕松且生動的氛圍中將思想品德建設融入自我建設的自主培養中。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有效運用
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是為了傳承前人的優秀思維成果,從而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鋪平道路,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隨著討論與思考的深入,啟迪學生在人格完善上的自覺性,完成自我醒悟、自我選擇、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環。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使其具備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動。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識的授予,更要塑造受教育者完善的人格,完善的人格包括強健的體魄、較強的學習能力、積極的情緒以及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等。使在學生的思想世界觀還沒有完全成熟時品德教育將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幫助其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今后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必要性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發育的重要性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思想性,決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品德教育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發育的重要階段,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自控力、思想偏激、團隊意識差、心理承受力差等,這是由年齡發展所決定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涉及大量的人文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更有利于品德教育的開展,在教學時注重品德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
2.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收入的提高,社會的不斷進步,大量的信息涌入,網絡時代的到來,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另一方面大量的負面信息,暴力、色情也充斥著生活,使人們的思想受到負面信息的消極影響。學生思想單純,還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要積極抵御不良信息的影響,就要求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觀的塑造。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功能的具體體現
品德教育的過程能夠完整地體現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全面性、深度性、發展性的教學功能。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將知識與品德教育理念相結合,以思想品德教學的三個特征為展點,使開展品德教育事半功倍。
三、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
有了電子信息技術的支持,各種多媒體應運而生。以學校教學為例,有了電子信息技術以后,對于學校的教育發展實現了革命性的變革,多媒體的應用,使傳統教學模式向數字化教學模式轉型。而學生在接受多媒體方面,也更容易產生興趣,理解得更透徹。
1.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引入社會熱點問題
現代的思想品德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品德教育的閃光點,有的意在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感,期間描寫了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有的歌頌親情,有的歌頌友情。不僅有是非對錯的判斷標準,更有做人的準則。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適時比較、分析解讀中,體會人物內心,逐漸強化其思想的閃光點;而多媒體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學內容以外,多參考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使學生在自己的思想中,對人生、社會引發更多的思考,甚至可以討論不同的理解,積極探尋其問題的內在含義和社會影響。這種直觀的視頻方式,學生在觀看時,會對其形象更有代入感。
2.通過互聯網模式進行課外品德教育的強化
在課堂上形成一種平等輕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自我思考。同時,課外活動是課堂教育的延伸,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品德教育不能僅僅停留于課堂。把信念和行為方式具體化的有效方法是生活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形成穩定的人格。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達,課外活動的形式已經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而且,溝通與分享更直接,給學生創造了理想的輸出平臺。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性格尚未完全定型,比較害羞與敏感,很多情緒都不敢或不愿與人面對面地交流。而在網絡分享中卻可以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共鳴,化解消極的因素,引導至正確的方向。
3.利用網絡平臺設計問卷,強化思想品德課程學習效果
思想品德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素養和教育教學經驗,更要具備堅強進取、求真務實的學習精神。在這一方面,教師應該全面思考如何能夠強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習效果,如,可以取消一些小的測試,將隨堂測試利用網絡平臺發布在網頁上,讓學生在網頁上進行測試,當結果正確時,教師設計一些鼓勵的話彈出給學生一種滿足感和新奇感,當錯誤時,可以彈出一些參考安全,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在這個問答平臺中,沒有對錯,只是不斷強化的過程。
綜上所述,初中時期由于學生的人格在逐漸地形成,而思想品德教學又具有尤其獨特的人文特點,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更是教書育人的宗旨和使命。
參考文獻:
[1]王亞楠.品德教育淺談[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6(3).
[2]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金小梅.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品德教育[J].教學研究,2011.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縣五都鎮中學)
?誗編輯 劉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