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平
摘 要: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其聲音、圖像、動畫等優點,不僅可以傳播大量教學信息,而且還給學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讓他們輕松愉快地學習。同時,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從不同角度刺激學生不同的器官,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共同參與到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主動性,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效果,牢固掌握知識點,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創設情境;化靜為動;再現知識
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能創設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能彌補傳統教學方式難以理解較為抽象的內容,通過計算機輔助設備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易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助力學生成才。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重要動力,沒有興趣就不可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學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情趣,枯燥乏味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集聲音、語言、文字、圖像、視頻于一體的特點,可以創設豐富多彩、生動鮮活的教學場景,展示問題的實際背景,巧設懸念,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積極配合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也可以是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化靜為動,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數學教學內容有的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有時即使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化解了許多以往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插圖等直觀演示,可以使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以簡單明了、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間的聯系,促進新的學習。計算機的動態演示可以將形與數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時對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起到了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效果。
例如對于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教學,傳統教學因較難展現其發現過程,從而造成學生對其不好理解。這時,教師利用幾何畫板可以在屏幕上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線、BC邊的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之后用鼠標在屏幕上隨意拖動點A,再利用軟件功能,此時三角形ABC和“三線”在保持依存關系的前提下隨之發生變化。在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直觀地發現存在這樣的點A,使得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三線重合。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討論等多個環節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由來。
三、培養創新,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在較長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一個有效的途徑,那就是合理選擇已有的數學教學軟件去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如教師可利用《幾何畫板》和MatLab等軟件制作課件,通過計算機播放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多媒體信息創設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察、試驗、歸納和創新思維活動成為可能。
教師要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進行猜想結論,然后再驗證猜想,從而得出結論。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教師可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大膽猜想:梯形的面積與什么圖形的面積有關?你能通過你的操作證明你的猜想嗎?學生小組合作,很快就驚喜地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時計算機里及時播放了拼的全過程(并且出現了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兩種情況)。屏幕上梯形不同顏色的上底和下底,使學生很快明白,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又如對于圓周率的概念的教學,教師可利用幾何畫板對圓周進行展開,同時跟蹤測量圓周長和圓半徑,引導學生發現圓周長與圓半徑的比是一個定值。由于實驗中的圓可以隨意變化,學生會很容易接受π的存在。學生通過大膽猜想,經歷了獨立思考、驗證、得出結論,體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也使學生大開眼界,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講求實效,合理選擇,服務數學課堂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簡稱CAI)給教育帶來了新的革命,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排斥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是要將二者的優勢互相結合。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已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來合理地選擇,切不可圖名義,搞“花架子”。本來可以一句話說明白的事情,非得用多媒體來表現,一個隨手能畫出的幾何圖形或者函數的圖像,非得要用計算機來演示,這就違背了多媒體輔助設備的本質。例如隨手畫出的幾何圖形或者函數的圖像雖然沒有計算機畫出的那么精確標準,但在能說明問題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感到羨慕和敬仰,這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是計算機無法做到的。我們應當明白,多媒體只不過是數學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課堂教學的核心組織者仍然是教師。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堅持實用的原則,合理地選用多媒體,使多媒體更好地服務于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
隨著計算機日益走入人們的生活,社會對人的數學素養的要求已經從依靠紙筆運算轉換到有效地、恰當地使用計算機輔助設備,因為使用計算機輔助設備能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簡化概括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以及在幾何與代數、代數與統計和真實問題情境建立聯系的能力。數學教育應安排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和理解更本質的方面,學會提出問題和抽象概括,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數學、應用數學。學校的數學教學應更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應用的認識,讓學生主動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重視現實問題的解決。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圍繞既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設備教學,能提高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使他們不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寶儉.談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2012(6).
(甘肅省通渭縣常河鎮鄭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