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恒銀
【摘 要】有效的引導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效課堂;有效構建;適時引導
一、問題疑點引導,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情緒高昂,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甚微。”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我們必須在平常的教學中去挖掘創新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喚醒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導入時可采用故事引入、猜測謎語、巧設懸念、設疑質疑、游戲導入等方法,使課堂授課伊始,便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操作激趣、模擬表演、舉辦辯論賽、爭當小老師、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在教“年、月、日”時,先講了一個故事:“小紅今年7歲,她的表哥小明從出生到現在只過了三個生日,你們猜猜小明今年幾歲了?”有的學生隨口應道:“3歲。”一想又不對,小紅今年7歲了,表哥怎么才3歲呢?同學們面面相覷。就在他們迫切需要解決問題時,我跟他們講,這里藏著一個秘密,進而引入新課。學生帶著疑問學習,學習動力更足,一節課,同學們學得津津有味。通過教師導興趣,真正實現變“苦學”為“樂學”的目的。
二、有效學法引導,提高學習能力
教育家呂淑湘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過去我們常問學生的一句話是“你學會了”嗎?如今我們要問的是“你會學了”嗎?這是教育本身質的飛躍。要培養新時代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學生的認識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幫助、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真正起到穿針引線、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我先用鐵絲做了一個圓,讓學生求出它的周長。學生說可以把鐵絲拉直就能求出它的周長。接著,我又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圓,讓學生測量其周長,學生當時束手無策。我啟發學生把圓和正方形進行類比:正方形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周長是邊長的幾倍?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什么有關?然后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圓片、細線等實物,引導學生測量出必要的數據并進行計算,看是否能找出規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節課,老師創設了一系列的極富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在學習方法上進行引導,指導學生自己在實踐中一步步探究出圓周長的計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從想學、學會到會學的能力。
三、重難點處引導,促進知識理解
重難點是一節課的核心和精華所在,同時也是構建數學模型的關鍵。一節課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有沒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小學數學教材中每章節知識都有重難點,并且一些知識的重點往往也是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就“難”在知識的抽象性上,教師要順應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靈活引導,我在學習的重難點處引導時注意了:①以舊知識為生長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②動手操作,強化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③引導學生初步運用觀察、分析 、判斷、聯想等方法進行推理。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出示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各一個,讓學生觀察,這兩個物體有什么相同點?(等底等高),接著問:“它們的體積相等嗎?”(不相等)再問“既然不相等,那么他們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先讓學生猜測,然后分組實驗,指導學生把圓錐容器裝滿水倒入圓柱容器中,看一看幾次能倒滿?通過操作,學生很快發現:圓錐的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反之,圓柱體積是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三倍。這樣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能對所學內容記憶深刻,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
四、轉角彈性引導,拓展思維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的靈魂,是數學學科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本質區別。《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指出:數學思考是數學教學中最有價值的行為,題型模仿,類型強化,技能操練固然在教學中需要去做,但如果這些措施離開了數學思考,也只能是無效行為。有思考才會有問題,才會有反思,才會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數學的本質和價值,也才能在創新意識上得到發展。但學生的思維有時會出現“卡殼”的現象,造成學生無從入手,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這就是思維的障礙點。此時教師應適時地加以疏導、點撥,分析教學內容,著力引導學生拓寬思路,豐富學生想像力,促進學生思維轉折,形成新思路,并以此為契機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總之,教師要能認真傾聽,隨機應變,獨具一雙慧眼,當學生回答正確卻不充分時,教師要補充另外的信息適時引導,或者追問引出更深層次的問題。讓我們注重引導走向高效課堂,使有效的數學課堂引導成為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橋梁、火種與催化劑,促使課堂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秉強;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J];上海教育;2013.9
[2]林麗霞;適時引導追求高效小學數學課堂[J];小學教學研究;2013.11
(作者單位:山東省成武縣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