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平等
摘要:
針對目前工科院校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相對薄弱的現狀,分析原因,并結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相關要求,提出在學校制度保障前提下,通過專業教師到企業鍛煉、聘任企業技術人員兼職、利用實驗室及實訓基地以及專業教師實踐能力考核相結合的培訓模式,以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教學技能。
關鍵詞:工科院校;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2002603
隨著普通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推進,大學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對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與工科院校畢業生普遍存在的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差、綜合素質低之間的矛盾,造成工科畢業生競爭力不足[1]。2010年6月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項目,重點強調要強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工科院校實現卓越工程師教育的首要任務。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專業教師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方面起主導作用。然而,很多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缺乏,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大。因此,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當務之急。
一、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
從中國高校專業教師的總體情況看,大部分專業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從事教學理論或學術研究。由于學校在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方面政策力度較小,專業教師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積極性不高,有的專業教師甚至從未到企業參加過實際鍛煉[2]。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不足導致其不能很好地完成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指導,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方面很難取得預期效果。分析專業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教育模式及院校定位的影響
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基本遵循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加之,工科院校在定位上把握不準,沒有根據自己學
校的層次、特點以及社會需求建立相應的學生培養模式[3]。在教學上大部分工科院校特別注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傳授,以培養科研學術型人才為目標,而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同時也使工科專業教師在提高自身工程素質、實踐教學能力方面受到很大影響。
(二)高等學校評價體系的影響
普通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主要機構,主要功能集中在教學和科研兩個方面。然而,目前對高等學校的評價,科研成果成了評價一個學校優劣的第一指標,而把對高校教學水平的評價放在了次要的地位。這種評價體系導致高校把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以科研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主動力,以此提升學校知名度。因此,大部分高校的指導思想是走學術化道路,注重學術論文、科研成果,對教學效果關注度不夠,對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方面未引起足夠重視,致使實踐性教學內容被削弱。
(三)教師考核、晉升制度的影響
在教師年終考核制度上,主要強調教師完成理論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以及科研工作量情況,對實踐教學的過程和效果沒有相應制度約束,對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更沒有硬性規定。教師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必然把主要精力放到課堂理論教學以及科研工作上。另外,在教師職稱晉升中,
學術論文、科研成果成為職稱晉升的決定性依據,導致教師偏重于寫論文、做課題,而忽略對自身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更缺乏主動性。
二、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訓模式
面向工業發展和工程建設實踐,走校企結合、產學研一體之路,是高等工科院校培養卓越工程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4]。通過對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石家莊鐵道大學在實踐教學和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工程實踐中取得的業績。針對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訓,提出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訓模式,如圖1所示。
(一)建立和完善教師實踐能力保障制度
學??蓪⒔處煂嵺`能力培訓工作列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并且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為了保證培訓計劃的順利實施,學校可通過相應的管理辦法,明確參加社會、企業實踐培訓的對象、期限、途徑、管理措施及政策支持。教育部在“卓越計劃”中提出“高校對工程類學科專業教師的職務聘任與考核要以評價工程項目設計、專利、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為主,優先聘任有在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教師晉升時要有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5],促使教師應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鍛煉。
(二)專業教師到企業接受實踐鍛煉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在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上提出了“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6]。專業教師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能夠提高教師的操作技能,提高教師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教師實踐經驗;有利于教師及時把企業的最新技術、最新要求貫穿于教學之中,提高教學水平。另外,教師進行了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后,可以按照企業模式建立相應的專業實踐基地,對大學生進行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
(三)聘任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專業教師
在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方面,學校可考慮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從企業選聘一些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或多年在一線從事技術工作經歷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實踐或舉辦
專題講座。兼職專業教師長期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熟悉行業發展,掌握了豐富的實踐知識和技能,通過他們為教師和學生介紹行業前沿動態和最新生產技術,不但可以拓寬教師、學生專業知識視野,也可緩解或解決專業教師隊伍實踐經驗不足的現狀。兼職教師既能為院校在專業調整、課程與教學改革方面提供最新信息,又可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促使
在校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快速提升。
(四)利用實驗室及實訓基地加強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訓
學校應充分利用實驗室和實訓基地資源加強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在制度上明確專業教師要參與學生實踐指導工作。為此,學校應采取相應保障措施,打破實驗和實訓基地院系各自為政的局面,對設備資源進行宏觀優化、整合調控。學校實驗室、實訓室應向教師全天開放,專業教師也應積極參加實驗室建設。
(五)參加行業培訓
職業技能證書和執業資格證書是專業教師在某領域具有一定實踐能力最直接的
證明。專業教師具有這些資格和技能,在實踐教學中必將大幅度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擁有相當于培訓認證所達到的技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學校還要激勵各學科不同專業方向持有高層次技能證書的專業教師為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能力培訓,給予
扶持政策,鼓勵專業教師完成實踐技能深造。
(六)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考核
針對專業教師實踐技能考核力度不夠的情況,院校有關部門要強化專業教師實踐技能意識,將實踐技能考核納入教師整體考核范疇,不僅要考核理論授課水平,還要考核其實踐動手能力。要建立實踐教學環節教師資格考核機制,嚴格技能考核,并制訂相應的鼓勵機制,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鞭策作用。要量化考核標準,并充分體現公正性和科學性。最后還要將專業教師實踐技能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以及評優結合,以此激勵專業教師主動提高實踐能力。
三、結語
如何貫徹落實國家和教育部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作出的相應規劃和改革是擺在普通工科院校面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工科院校應充分認識到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方面所起的關鍵作用,應看到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緊迫性,各院校在政策、制度上應以教師的發展為本,采取多種有效途徑和方法,努力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此外,專業教師也應從思想上認識到自身實踐經驗的缺乏將阻礙其在教學、科研上的深入發展,從行動上自覺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為具備更高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將來走向學術獨立奠定良好的基礎。參考文獻:
[1]王軍,岳承君.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途徑與保障機制探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3(6):134-136.
[2]薛治家,盛偉,等.完善校企聯合培養方案,提高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J].中國電力教育,2010(1):20-21.
[3]林健.談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引發的若干變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0(17):30-32.
[4]徐長山.培養卓越工程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J].石家莊鐵道大學社科版,2011(3):89-94.
[5]教育部啟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EB/OL].(2010-06-23)[2013-12-0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60/201006/94139.html.
[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EB/OL].(2010-06-23)[2013-12-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