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華
摘 要: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并遵循小學生特點及思維品質的發展,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品質;合作交流;說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49-01
21世紀的教育強調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提高人才素質,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至關重要,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現筆者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并遵循小學生特點及思維品質的發展,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啟迪學生的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這啟示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到學生中去,用對學生信任、充滿激情的對話和語言創設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快、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抬起頭來體驗這種學習中的成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內在動力,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學生樂學、想學。例如,在教學《商不變性質》一課時,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今天花果山上特別熱鬧,因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分桃節。桃樹上掛滿了桃子,桃樹下坐著一群猴子,它們等待猴王來分桃子。大家都希望能多分到一些桃子。猴王準時來到,猴王對小猴子說:“給你6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猴子吧。”小猴子說:“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說:“那就給你60個桃子,平均分給30只猴子,怎么樣?”小猴子撓撓頭皮說:“大王,請你開恩,再多給點吧。”猴王一拍胸脯說:“那好吧,給你600個桃子,平均分給300只猴子,這下總該滿意了吧?”可小猴還是一個勁地嚷著:“不夠!不夠!”這時,我就問學生:為什么猴王把桃子數增加了那么多,小猴子還是說不夠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學生們一聽這是學習的新內容,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了出來。于是我將小猴三次分桃的過程用三個算式表示出來:6÷3=2,60÷30=2,600÷300=2,然后讓學生觀察這三個算式的特點及變化規律,從而得出“商不變性質”這一結論。學生們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弄清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結果。
二、重視說理訓練、完善學生思維
說理訓練有利于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一工程隊,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照樣計算,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針對本題,我們應引導學生進行這樣分析:
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須先知道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條件告訴我們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數是可求得的,因此,本題列式為:240÷4÷6×8×12
2、用由因導果分析:已知4人6天修公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為:240÷4÷6×(8×12)
3、用推理、假設、探究分析:由題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數一定,假設工作的時間不變,人數由4人增加到8人,是原來的2倍,修公路的米數也相應增加到原來的2倍。而時間由6天增加到12天,是原來時間的2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數應是原來的(2×2)倍。列式為:240×(8÷4)×(12÷6)也就是:240×(2×2)
這種分析思路讓學生學會并掌握說理的訓練,優化了應用題的教學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題途徑的能力,在指導學生有理有據地分析解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邏輯性。
三、注重合作交流、促進思維發展
古人云:“學無友則孤陋寡聞。”合作學習能最大限度地促進自己和他人的學習。學生通過相互討論、啟發、幫助、協作,各抒己見、大膽設想、大膽探索等。從中發現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合作學習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溝通與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發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低年級學生從小就要學會合作交流,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我在教學一年級圖畫應用題時,先讓學生小組合作,互相說明圖意,研究算法,哪組的算法多,哪組奪得紅旗。學生開始是你一言我一語或一人說其他聆聽。過后進行激烈的爭論,一方要說服另一方,可謂唇槍舌箭。最終達成協議出現了多種算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發言可以激起聽者產生廣泛的聯想,通過互相補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勵,學生的思維之間產生了碰撞,激發了對數學內容的深化理解,同時思維得到了擴展。在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同時,學困生在與小組同學的交流中,得到了幫助,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我還讓學生自己畫圖編一道應用題,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解答。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合作能力、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
四、創造氣氛,拓展思維
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對所學知識有了初步掌握,但由于受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的思維活動往往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造濃厚的討論氣氛,拓展學生的思維活動,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如:講了運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后,我問:“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一位同學問:“8.296保留兩位小數,千分位滿5向前一位進1,9+1=10,這時百分位應該是0,根據小數的性質,0可以省略,等于8.3,為什么約等于8.30呢?”我及時肯定:這位同學的問題提得非常好,誰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大家積極思考,各抒己見。這樣長期給學生創造濃厚的討論研究氣氛,才能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總之,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有利的因素,都可以嘗試。作為教育工作者,只要認真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模式,就會對自己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馬正英.淺談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參考.2010(36)
[2] 朱汝芳.淺談如何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