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梅
摘 要: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區角活動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幼兒自我學習、自詞我探索的活動。那么在幼兒園里,我們該如何有效實施區角活動呢?本文結合實踐就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有效;實施;區角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45-01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告訴我們: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幼兒園要保證幼兒有一小時的自由游戲時間。在幼兒園通過開展區角游戲來實施《指南》,不但能有效保障幼兒的游戲時間,體現和實施“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學習發展觀,對鄉鎮、農村幼兒園進行課程改革、“去小學化”和“去學科化”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如何有效地實施區角活動,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淺見。
一、科學合理布局活動區角
合理科學地布局區角活動區域,才能讓孩子們在與蘊含教育價值的區角交互作用過程中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在劃分區角活動區域時不僅要做到動靜分開,而且有些區域還要考慮區域之間的相容性,在布置活動區時要考慮各個區域的性質,盡量把性質相似的活動區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擾。
比如,娃娃家與角色區就相鄰安排,在娃娃家中扮演“爸爸”的可能又是“醫院”里的“醫生”,他在家與“老婆”一起照顧“寶寶”,有時還要到角色區里去給“病人”看病,等會“寶寶”哭了,聽到“老婆”一叫又得跑回家去。對于人數多的班級應充分利用好場地,善于挖掘活動室內外的空間,如在活動室門口如果有寬大的走廊的話可以安排套圈、踩高蹺、保齡球動態游戲。為了給安靜的活動區一個舒適的環境,如果睡室還有空間,還可以在那安排表演區,大型建筑的建筑區、角色區等容易對其他幼兒產生影響的區域活動。
二、精心設計區角活動內容
區角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能為不同能力、興趣的幼兒提供適于其發展的活動環境,因此教師在創計活動區時,在考慮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還應充分了解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要注重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比如,小班幼兒感知事物的經驗少,動手能力較弱,多數幼兒不能單獨活動。因此,區角數量不宜設置太多,也不宜太復雜,應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為主,如:“娃娃家”、“故事角”、“飼養角”等。中班幼兒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經驗,基本能夠獨立進行區角活動,區角數量要適當增加,以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認知興趣,可增設表演、美工、科學等內容的區角,如:“音樂廳”、“手工角”和“科學角”等。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動手操作和邏輯思維等能力有了較大提高,這時,既要大量增設活動區角,又要適當增加難度,如:在科學區中增設“海底世界”、“宇宙探索”、“機械操作”等活動角。
三、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趣味性、探索性強的操作材料。
材料是開展區角活動的物質媒介,在活動區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及興趣愛好,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
首先,材料要有趣味性。如:表演區中的時裝秀,娛樂區中的棋類游戲等,所提供的材料既是幼兒容易操作,也是幼兒百玩不厭的。二是要考慮操作材料的探索性,比如:在“科學角”,教師就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科學知識形象的玩具,能激發他們探索欲望的材料,像多棱鏡、木瓶堆放等。在“數學區”教師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變幾何體、如礦泉水瓶蓋、蠶豆等。還可以給幼兒投放100以內的串珠、可以讓幼兒分分合合,在操作中感知總數與分合數之間的關系,使幼兒在動手實踐知道了百以內數的含義,還加強了對色彩的鞏固。 三是要考慮操作材料的多樣性,比如在操作區的“喂小動物”活動中,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差距,有的幼兒用湯匙喂動物已沒有難度和挑戰性,教師就應提供幾雙筷子,小動物吃的“食物”也要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狀或顏色,還可以把小動物的嘴巴設計得大小不一,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也滿足各個發展層次的幼兒。最后是要保證操作材料的數量。按班內幼兒在每個活動區中人數計算,確定本班幼兒每個區角中材料投放的數量,這樣就可滿足幼兒意愿、興趣、能力去選擇和操作。
四、培養幼兒的區角活動規則意識
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曾在《對孩子說的話》中說到:“孩子,人要有常識,要懂得社會上最基礎的東西,常識是我們生命的短板。孩子,我希望你方方面面都在常識以上”。就是說一個人只有懂得最基本的社會常識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被社會所接納。小朋友也是一樣,班級就是一個小集體,也需要秩序來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
首先,在開展區角活動前要明確規則要求,該怎么做,在活動前就要告訴幼兒。例如:進入活動區前要插進區卡、沒位時要等待、要控制自己的聲音,不影響別人等。為了不斷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在每一次活動結束后,應就活動情況作一下小結,到下一次活動前再次強調上一次活動時存在的問題,如:在上一次活動中發現幼兒沒有好好愛護圖書,把圖書當玩具玩,說話時聲音太大了,影響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游戲等,那這一次活動前教師就可以這樣提醒幼兒:今天我們活動時看看哪個小朋友能輕輕翻書,看完后能把圖書送回家,說話時會控制好自己的聲音,不會影響其他小朋友。其次在區角活動中強化規則要求。幼兒受年齡特點的影響,他們的自覺性、自制力及堅持性都比較差。因此,在開展區角活動時教師要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個別幼兒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指正。對幼兒說話時多使用正面的引導性語言,比如:“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或者說“我相信你會把……做得更好的。”
總之,在開展區角活動時,要科學合理劃分好各區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發展水平設計好活動內容,投入豐富多樣探索性強的材料,在區角活動中培養好幼兒規則意識,有序地進行區角活動,這樣才能把幼兒園區角活動生動有效的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