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淑貞
摘 要:目標是自我實現的動力,能夠使人化被動為主動,目標管理是企業中很盛行的一種管理手段,對于提高員工效率起著很大的作用。現今,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當中普遍存在效率偏低的現象,主要內因是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因此,是否能夠引用企業的SMART目標管理原則來調動學生課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大學英語的學習效率呢?結合企業流行的目標管理中的SMART目標設置,提出以小組為單位設立SMART目標,調動學生課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大學英語學習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SMART目標設置;目標管理;學習效率;高職院校
英語是高考的一門重要科目。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大學英語教學卻存在著效率普遍不高的情況。針對如何解決大學英語的教學效率問題,許多專家和教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本文根據對英語學習的學生內因情況進行分析,并試圖結合企業流行的SMART目標導向,提出以小組為單位設立SMART目標,調動學生課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大學英語的學習效率。
一、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學習缺乏內因
大學英語科目的學習效率普遍不高,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尤其如此。根據哲學當中的內外因理論:“事物的發展變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內因和外因。事物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筆者通過和所教授學生的抽樣談話,總結了學習成績較好、中等和較差的學生的反饋情況,對高職高專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學生方面的內因分析如下:
1.經過高考高度緊張的學習和考試,很多學生感覺進入大學就好像一根緊繃的線,突然放松了,從而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比
較倦。
2.失去了高考這個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英語學習的目標,因而失去了英語學習的動力。
3.學生的學習層次參差不齊,有些學生英語較好,而有些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而教師上課的時候,只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無法每個層次的學生都照顧到。因為有一小部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難度無法適應。
二、SMART目標概述
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兼心理學教授洛克(E.A.Locke)的目標設置理論Goal SettingTheory在實踐中總結和發展出來的目標設置理論認為,目標有兩個最基本的屬性:目標清晰度和目標難度,當把目標難度和目標清晰度兩者結合起來時,存在三種組合。研究人員發現,對于第一種組合,即清晰的有挑戰性的目標,人們完成得最好;對于第二種組合即模糊的有挑戰性的目標,人們完成的結果呈中等水平;對于第三種組合即模糊的無挑戰性的目標則完成得最差。從這最基本的兩點就能看出目標應該滿足SMART原則中的四個方面:即S(specific)具體的;A(attainable)可實現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即指目標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
T(time bound)有明確的期限。否則就會出現第二種和第三種組合中的情況,最終使任務的完成不能達到事先預期的效果。SMART目標在企業績效上被比喻為“黃金法則”。對于企業員工尤其是經理人設立目標和實現目標有很大的幫助,那么是否可以將SMART目標運用到大學英語的學習中呢?
三、SMART目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利用構想
筆者對大學英語教學中SMART目標的利用構想如下:
1.入學時,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方面的基礎測試,對于英語程度相當的學生先進行第一小組劃分,就一個60人的班級而言,可以先大概分為四個小組。
2.剛入學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以及將來的職業目標,提出大學期間英語學習的、長期的可選擇性目標,并且爭取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譯方面有一到兩項專長:如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不太愿意開口說英語的,可以鼓勵其設定對自己文字應用能力即讀寫為方向的提高,達到能夠順利看懂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英語文章并且和英語使用人士進行書面交流。性格較為外向、偏愛口語的學生可以鼓勵其提高英語聽說能力,以能夠和英語使用人士進行口頭交流為目標。而對英語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則需要鼓勵其先設定一個較低的目標,如爭取期末考試,并且爭取看懂英語相關的基礎內容為目標。根據這些對三個小組進行進一步的細化,每個小組分出三個小組并選出最具有責任感和監督能力的學生作為小組長。
3.幫助小組設立每周目標。如果小組的目標是讀寫,且小組成員的程度普遍較好,則剛開始兩個月時每天找一篇難易程度相當的與專業相關的材料進行閱讀,并從中找出難以理解的詞匯和句子,進行小組討論和理解,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則可以和老師交流、分析。
對于每組的小組目標,運用SMART目標分析并可以寫出目標如下:
(1)具體——解決閱讀難題。
(2)可衡量——每天一篇閱讀理解并徹底弄明白生詞和難句,并記憶下生詞和難句相關結構。
(3)可以實現——每天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4)現實——每天只需掌握閱讀理解中的相關生詞和難句。
同時它有時限——在60天內。
同時該目標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而具體調整為每兩天或者三天一篇。或者一周兩篇。如果小組的目標是聽說且小組成員的程度普遍較差,則剛開始兩個月時可以找一本相關的英語聽說材料作為課余聽說補充,讓學生模仿正確的英語語音和語調。
如《新英語900句》等,同時可以用SMART目標分解如下:
(1)具體——掌握《新英語900句》;
(2)可衡量——每天180秒內脫口說出所學內容;
(3)可以實現——每天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4)現實——每天只需掌握10句話;
(5)時限——在90天內。
4.每周小組長對小組所設立的目標進行監督和測試,查看是否完成,并進行相應的鼓勵、懲罰。完成目標的小組要對其進行鼓勵,而沒有完成目標的小組組員幫助其分析原因并爭取完成目標。仍然有困難的則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
5.兩個月,即半學期左右,老師對學生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測試,調整并修改下半個學期的SMART目標,可以根據小組組員的情況,讓學生綜合發展或者加強學生的一技之長。
總之,每兩個月設定一次短期的SAMRT的目標,并且監督目標的完成情況,可以促進學生設立目標和完成的習慣。人的潛能是巨大的,一旦學生養成了SMART目標設定和完成的習慣,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可以進行監督,大學英語的學習效率將得到提高。而提高的學習效率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以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使學生能夠真正化被動為主動,養成擁有目標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字慶.SMART原則及其與績效管理關系研究.商場現代化,2007(19).
[2]胡文仲.建國60年來我國外語教育的成就與缺失.外語界,2009(05).
[3]張紹杰.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行動與反思.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01).
[4]蘇四清.外語教育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4(01).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學院 現代信息服務學院)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