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軍
【摘要】進入21世紀,素質教育思想逐漸深入到各個學科,這也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力水平等等。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語文的多重功能,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 價值 審美能力 自主能力 合作意識 表達能力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32-01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可見,語文課堂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其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更應該體現在學生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從下面幾個方面對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語文課堂的價值,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進行簡單概述,以確保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
1.借助語文閱讀,培養審美能力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可以借助語文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而,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為了能夠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價值,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選擇“問題情景”創設法,首先,我引導學生帶著下面幾個問題進行閱讀,如:①濟南冬天的特點?②文章從什么角度,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展現這一特點?③本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進而,引導學生在自己腦海中形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景象。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而且,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實施先學后教,提高自主能力
先學后教模式是隨著新課改思想的逐漸深入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該方式不僅體現了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而且,在該方法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起點,整個過程也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先學后教模式的有效開展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
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由于這是一篇具有諷刺意義的童話,在本節課實施先學后教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親身體驗故事的發展變化,目的是找到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寓意。因此,在先學階段,我引導學生帶著教學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將所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我;后教階段,我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如:了解童話想象和夸張的特點等相關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最后,我還設置了當堂練環節,除了設計一些基本的字詞練習的試題之外,我還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問題:文本是按照一個什么樣的主線進行敘述的?小孩為什么敢說真話?……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行為的形成。
3.開展小組學習,培養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產物,該方式不僅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能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和合作交流中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但是,在該方式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分組”問題,這是小組學習模式有效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一般我的分組原則是“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在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也有助于“兵幫兵”現象的實現。
例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時,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接著,引導小組對文本中的一些問題,如: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文中幾次提高花,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標題的?還有對一些句子,如:“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真的長大了”“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等問題和句子進行討論分析,目的是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寄語的思想感情,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4.搭建展示平臺,提高表達能力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則是其價值的直接體現,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有意識的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開口說,進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我們可以搭建課前三分鐘演講平臺,讓學生自主選擇演講主題進行觀點闡述,這樣的過程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心理素質。至于演講的主題和演講的形式都可以是隨意的,比如:可以在母親節或者父親節前后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在國慶節來臨之際抒發對祖國母親的那份敬愛;還可以是自己的成長煩惱等等,至于演講形式可以是詩歌、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散文等等,字數也不做限制,只要能夠讓學生開口說,能夠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就是該語文教學活動價值的最好體現。當然,除了搭建三分鐘演講平臺外,我們還可以組織辯論活動,組織情境交際活動等等,以期能夠促使學生表達能力獲得大幅度提高。
5.營造開放環境,鍛煉寫作能力
初中語文新課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也就是說,我們要打破傳統封閉式的語文課堂,要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所以,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句子或者是續寫故事等等,這樣不僅可以打破傳統的封閉,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時,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一些句子進行了仿寫,比如:“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該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修辭手法,而且,也能為學生的寫作增加亮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多角度、多方面展現語文教學的價值,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閻雄.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J].《新課程(中學)》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