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美術教學的方向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當前教育教學對美術教學的要求趨向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要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重視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重視對于學生全方位的鍛煉。綜合探索課程的研發就恰當契合了當前的教育要求,它強調學生富有探索性和綜合性的學習,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本文我們就對綜合探索課程的特色,初中美術開展綜合探索教學的意義以及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美術 綜合探索課程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212-01
一、綜合探索課程的特色
其一,教學內容特色,新課程標準為初中美術設置了四部分教學內容,包括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美術教學要體現綜合性是此次教學改革對美術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以綜合性為特色的美術教學體現為美術學科的內部綜合、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與社會的綜合,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是美術教學的學科內部綜合;音樂與美術、文學與美術、戲劇舞蹈與美術、物理與美術、地理與美術是美術教學的跨學科綜合;關注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教審美,了解不同地區的民間美術,關注社會熱點事件是美術教學與社會的綜合;運用先進的攝影、攝像、計算機技術輔助美術創作是美術教學與科學的綜合。
其二,教學方式特色,教學方式多樣化綜合探索是美術教學的另一大特色,它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和相互協作的學習,教師根據學生差異性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學習基礎、家庭背景、性別特征,組織優勢互補的學習互動小組,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共同完成美術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和空間,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發現問題、開展實驗、操作實踐。學習小組的成立可以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分工,使學生各自承擔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意見、交流意見的任務,通過完整性的探索實踐過程,使學生的美術知識、美術技能、美術情感與態度同時得到提高。
二、初中美術開展綜合探索教學的意義
1.有益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具體可以體現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加強學生自主動手、操作實踐的鍛煉。例如,在以“自我展示”為主題的教學中,教師是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的時間、地點條件,關于自我展示的主題內容、版面設計、風格選擇等都有學生自主把握。在作品展示中,有的學生以藍色文化為主題,藍色的海洋、藍色的天空、豐富藍色海洋的各種水生動物、映襯藍色天空的潔白云霞都成為學生作品的構成元素,已開放型的設計理念充分喚醒學生的創作激情。
2.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有益于學生形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通過學生之間的友好協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通過學生對自身學習與他人之間所存在差距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奮斗激情。例如,在以“小區”為主題的美術探索課中,通過教師對全體學生有針對性的分組,使學生形成優勢互補的合作方式,有的學生擅長搜集資料、有的學生擅長計算機操作、有的學生擅長與人溝通和交流、有的學生擅長撰寫文字材料,使學生各司其職的開展關于“小區”的探索,包括小區概念的由來、小區的發展線索、小區的構成元素、小區的作用與功能、小區的形態、對于小區的描繪、想象中的小區形象等,在分門別類的對小區進行系統分析后,使學生得出該美術主題的設計理念。
3.有益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自主探索能力是美術探索課程培養學生的重點,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科學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并有助于學生養成高層次的美術情感與態度,通過探索能力的培養也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得到拓展。例如,在以“門”為主題的美術探索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走訪、攝影、寫生,展開對這一主題的研究,使學生在搜集到充分的學習素材的基礎上,對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索,進而達到對這一主題的良好把握。
三、綜合探索課程教學策略
1.重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美術是一門對視覺形象感要求很高的藝術學科,培養學生美術素養和美術品味的最佳教學方法就是充分滿足學生的視覺需求。以具體可感的實物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體驗意識,使學生通過觀察充分感受實物資源的特征,并引發學生關于實物的聯想,以此達到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目的。例如,以“未來的交通工具”為主題的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實物參考資料,把各種交通工具的事物或者模型引入到教學環境中,諸如模型的自行車、電動車、汽車、輪船、飛機、火車等,以此激發學生展開聯想。
2.重視加強教學實踐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實實在在的實踐活動,美術學習來源于生活,美術實踐也應該相應的回歸生活,通過加強美術教學實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應用能力,還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例如,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不只體現在繪畫上,還涉及到相關的手工制作和環境設計,教師可以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操作活動,諸如班會環境布置、裝飾品設計、墻體繪畫等。
3.重視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美術學習不僅與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廣泛的聯系,還與多學科發生著交叉關系,美術學科中充分滲透著語文元素、數學元素、地理元素、物理元素,美術教學可以通過吸收借鑒其他學科的知識來完善自身的發展。例如,通過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的有機結合,可以使學生形成清晰的主題創作思路,語文學科的文學性有益于增強美術創作的意象化韻味,并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文化內涵充分融入到美術作品中,以此加強美術作品的文化價值。
初中學生具有情感豐富、善于聯想、樂于實踐的性格特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融入綜合探索性元素,能有效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無論是就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還是對學校的教學水平都能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綜合探索式的教學必然成為美術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孫飛. 淺析初中美術“綜合·探索”課程的教學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13,24:116-117.
[2]錢國飛. “綜合·探索”教學——創新初中美術教學[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12:74-75.
[3]黃一靈. 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教學的意義——從《門》課例出發探尋[J]. 教育探究,2013,01:41-43.
[4]關中石. 初中美術課程教學模式構建探索[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0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