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尚麗
〔關鍵詞〕 高效課堂;導學案;學法指導;小組
建設;學習成果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8—0063—01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那么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師生教與學的行為,轉化為課堂上具體的操作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效課堂模式迥異于傳統課堂,轉變了學習方式,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踐行了新課程理念。
一、以問題為核心,編制導學案
首先,突出問題的設計。問題的設計要能啟發學生思維,問題的敘述語應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其次,在教學中抓好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使學生能夠在學案的引導之下,通過課前自學、課堂提高、課后鏈接等環節的調控,降低學習難度。而教師則借助“學案導學”,能夠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教”與“學”,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學法指導要貫穿始終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提倡學生質疑,善于為學生創設提問的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學情調查是高效課堂的起點
學情調查主要就是進行學生學習起點的調查。學生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進行學情調查的目的就是要確定“教學起點”。在高效課堂上,學情調查特別強調要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另外一項調查就是對新課課前自學情況的調查,可以通過抽查部分導學案的形式,做好對新知課前自學的學情調查。
在課堂上,有三次比較關鍵的學情調查:一是獨學前對舊知的檢查,主要關注學困生;二是組內小展示時;三是達標測評時。通過這三次學情調查,教師可以了解到整節課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情況,分析不同層次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把握教學重難點,合理確定教學目標,使教學更加有效。
四、獨學、對學、群學是方法
1.讓學生充分獨學。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導學案進行自學,就獨學過程中不懂的問題做好標注,帶入到對學、群學中去討論解決。學生獨學時,教師深入學習小組內,巡視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和對內容的掌握情況,對后進生重點指導。并據此確定獨學和轉入下一步學習的時間。這一階段要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把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全部解決掉。
2.用心指導對學、群學。對學、群學環節仍然是以解決問題為主線。對學是“生管生、生幫生、生強生”互相作為資源,同伴之間取長補短、聯手探究、互相激發和點撥,共享學習策略、學習智慧、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首先通過同層次學生的對學,力求解決獨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在對學、群學中,教師關注各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態,對個別特殊的對子或小組適時去點撥指導。
五、小組建設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的基本教學單元,是高效課堂的有效載體。小組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效率。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為了在教學中有效地發揮其最大作用,可以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采用異質同組、同質結對方式分組,組與組間學習成績均衡,分工明確,責任到位,這樣能使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明白各自承擔的角色,掌握各自分配的任務,使合作學習有序有效地進行。小組活動開展前要制定相應的“合作規則”,同時要嚴格控制合作時間。明確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有時間限制,學生就會有緊張感,行動起來會迅速一些,并隨時根據情況進行調整、監督,隨時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以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運作和順利實施。
六、展示學習成果,為高效課堂搭建平臺
課堂上要積極參與展示,不怕暴露問題,暴露問題正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別人展示時,要學會傾聽、觀摩與質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抱著挑剔般質疑的心去傾聽觀摩別人的展示,學生就會全神貫注,收獲多多。通過展示學生學習成功之處,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鞏固,靈活運用,精彩的地方與大家分享等過程,真正達到暴露問題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時時在暴露學情,無論是點評還是補充,都可以讓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得以暴露,通過暴露,達到自主學習,使課堂真正的高效;通過課堂的暴露,讓課堂呈現光彩。
?笙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