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秀娟
〔關鍵詞〕 引導;課文;仿寫;寫作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8—0094—01
一、引導學生掌握課文題目的命名技巧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第一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觸點。中學語文課本中所收篇目的標題可謂各呈異彩。或新穎別致,耐人尋味,如《失根的蘭花》;或意境深遠,含蓄雋永,如《奔落的雪原》;或生動形象,脈脈含情,如《爸爸的花落了》;或主旨突出,旗幟鮮明,如《為了追求更大的自由》;或言簡意賅,高度概括,如《濟南的冬天》;或托物言志,精煉傳神,如《行道樹》……對這些頗具特色的標題,在導入新課釋題析題之時,教學者要注意從內容、范圍、文體、語法、修辭等方面啟發學生品味、比較。讓學生明確題目與內容的關系,懂得精心命題的妙處,學會擬題的方法。這樣篇篇滲透,天天“見面”,耳濡目染, 學生便掌握了命題技巧。
二、幫助學生把握學習課文的布局謀篇方法
盡管作文構思方法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可以從教材中借鑒。一是精彩的開篇。(1)開門見山式開篇(即開篇即點明要敘事件),如:朱自清《背影》中的“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式開篇。如魯迅的《風箏》“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边@樣的開頭,洋溢著濃郁的情感氛圍,利于抒發情感;(3)議論抒情點題開篇。馮驥才的《珍珠鳥》“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一開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語氣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輕松基調。二是一箭雙雕的結尾。(1)自然收束式。比如《社戲》的結尾,“真的,從那時到現在我真的沒有吃過那樣的好豆——再也沒有看過那樣的好戲?!痹诎褍热荼磉_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童年生活的回憶和留戀。(2)畫龍點睛式。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記敘了“我”冒險攀登懸崖從而陷入困境,并在父親指點下爬下懸崖擺脫困境的過程之后,運用簡潔的語言把化解困難,從而克服困難這一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了。
三、指導學生學會運用環境來表現主題
(1)用環境描寫來表現主題的背景。如《最后一課》的開頭,寫了一個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氣,又更多地寫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等寓意壞消息的布告牌。以此表現出在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即將上演悲壯的“最后一課”。(2)用環境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性格。如《風箏》中對北京肅殺的嚴冬的描寫“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苯o全文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調。(3)用環境描寫渲染人物活動的氣氛。如《散步》,描寫的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樹上的嫩芽”,“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這段描寫生動地透露出了一種充滿生機的生活氣息,為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4)用環境描寫暗示人物的心情。如《社戲》中對“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還以為船慢”。通過具有特色的景物描寫突出了“我”急于看戲的迫切心情。(5)用環境描寫來抒發人物的感情。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段對百草園景色那生動而又深情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樂園”的美好情感。
四、鼓勵學生積累豐富詞匯、辭格,掌握各種句式的特性
我們的課文中,能提供學生仿寫的范例很多。課文都是些名人名作,規范語言示范,但并不是所有的名篇佳作都是學生仿寫的范例。必須選擇有價值,更接近學生生活,學生能理解的,如寫地方的有《美麗的小興安嶺》、《海濱小城》等,寫物的有《我愛故鄉的楊梅》、《荷花》。這些課文淺顯易懂,聯系生活實際也能理解,堪稱是仿寫的好范例。這對于學生來講,實際是一種特殊造句訓練,有利于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詞匯,有利于語文學習和作文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樣的仿寫每一個年級都可以做。要仿寫好作文,必須讀懂讀熟范文,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
?笙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