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
摘 要:新世紀,中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已經向創新型英語人才的培養方向轉變,培養中學生的思維開放性已然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中學英語教學中要針對中學的開放性思維培養進行教學改革。本文基于中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從教學氛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空間以及教學評價等幾個角度的開放性來探索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模式。
關鍵詞:開放性思維 初中英語教學 改革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30-01
1 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開放性思維培養的優勢
初中英語教學給中學生開啟了一扇開闊視野的窗戶,通過對初中英語的學習,學生們可以了解國外的生活、文化和習俗,進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品位。在與國外思想的交流借鑒中,學生可以對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意義和人生目的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確定更為先進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初中英語中進行開放性思維培養具有先天的優厚條件。
另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開放性思維培養,可以改善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將考試和素質培養、思想境界提高等一起作為學習的目的,擺脫單一的為考試而學習的目的束縛。如此以來,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愛上這門動聽的“音樂”課程。這樣,也更有利于實用性英語的學習。此外,中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學習國外的先進文化、創新思想,也可以在交流應用的過程中,綻放自信張揚的光芒。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開放性思維培養具有顯著的優勢。
2 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
初中英語要實現開放性思維培養的教學目的,必須在教學的軟硬件方面都加以改善。下面將從教學氛圍、教學內容、教學空間以及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初中英語開放性思維培養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進行描述。
2.1 教學氛圍的開放性
實現教學氛圍的開放性,主要是就師生關系來說的。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對教學氛圍及課堂的開放性有很大影響,因此師生關系要擺脫傳統關系的禁錮。第一,老師要和學生之間保持平等,彼此尊重,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擴展他們的英語思維發散度,有益于開放性思維的培養;第二,師生間要實現良好的互動,這樣一方面可以集中中學生英語學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英語課堂氛圍的活躍度,使老師和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共同度過對英語知識和文化的學習與探索過程。這樣和諧的氛圍也可以維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英語文化和知識學習充滿興趣。
2.2 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要實現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并不能局限于教材內容,首先教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分清主次,使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國際文化結合起來,使學生的文化品鑒、英語欣賞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其次,要把初中英語的學習與其他相關國家文化背景結合起來,使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擴充知識面和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水平;最后,要注重英語教學內容的靈活性,注重使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應用,并使他們體驗英語文化氛圍,在教學內容上實現思維的開放性。
2.3 教學模式的開放性
初中英語課堂中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對開放性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英語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課本知識,要發散思維,將英語教學與國外文化的鑒賞結合起來。在課堂中引入一些國外經典名著和經典影視作品,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發表各自的理解與建議,并提出自己的疑問。該過程的進行,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增加了師生的互動性,而且在學生知識擴展和欣賞能力提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國外文學、音樂、視頻的欣賞中,學生更能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2.4 教學空間的開放性
初中英語開放性思維培養要打破傳統教學空間的局限性,擺脫課堂教學模式的禁錮,在橫向和縱向對教學空間進行擴展。所謂的橫向擴展主要是指延伸空間的廣度,比如教學空間可以從課堂上擴展到圖書館、英語角、社團等不同的地點;所謂的縱向擴展主要是指教學時間的擴展,比如可以在課堂前對課堂內容預習,達到了解的目的,課堂后,可以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思考,達到熟練掌握學習內容的目的。這種教學空間的橫向擴展和縱向擴展打破了傳統的課堂學習的低效性,使英語學習的過程對家庭、對生活、對實踐都具有兼容性、開放性,從而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思維開放性。
2.5 教學評價的開放性
束縛初中英語開放性思維培養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測評制度。傳統的單一考卷測評制,對于很多學生并不公平。一些英語表現較好或者對英語愛好較大的學生,在單一考卷測評中并不具有優勢,甚至低于其他學生。這就使他們逐漸拋棄自己的學習愛好,服從于普通的學習模式。如此以來,英語教學中開放性思維的培養與提升將成為空談。為此,必須改變傳統的英語評價模式,將單一的考卷測評分為課堂表現、平時作業以及最終考核三個部分。這樣更利于提升英語教學課堂的活躍度,增加師生互動的頻率,提升學生的思維發散度與開放性。具體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鼓勵為主,在英語學習中,教師們要時常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肯定和鼓勵,以便于提升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鼓勵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發散思維,吸收新知識。這樣有利于提升他們的開放性思維水平。(2)因材施評,每個學生在英語知識與文化上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必須要改善傳統的統一標準評比方式。為了更好的提升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必須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評價,這樣才不至于使英語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3)把“評價權”還給學生,傳統的評價方式一般都是教師主導,學生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力,這種評價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會使學生養成被評價的習慣。
3 結語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是中國打開門戶,走向世界的必學語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著重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是未來英語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開放性思維的提升,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本文對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模式的探討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從多角度實現了英語教學的開放性,有利于學生英語開放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鳳山.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7):45,46.
[2] 葉曉燕.試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海外英語,2011(2):39.
[3] 田迎玖.淺議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與興趣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