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志賢
摘 要:我國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重視分數而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已不適應新課改理念的要求。本文首先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闡述了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最后從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過程四個方面探討了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這對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創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40-02
1 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概述
1.1 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一方面能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掌握數學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卻忽視了學生的多方參與和主體作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綜合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還有一定欠缺。首先,數學教學過于重視教材,忽略了學生的參與度。由于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來編寫的,有一定的權威性,因此對教材的掌握程度可以說是評價學生的主要尺度。教師在教學中照本宣科,學生的學習體驗缺乏應有的關注,教師和學生的負擔過重。其次,傳統數學教學重視結論,輕視學習的過程。教師經常將數學知識嚼爛后傳授給學生,學生無需思考和實踐,將現成的結論、論證和說明接受吸收,教學過程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權利,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和提高。
1.2 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求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高中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一定要靈活。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其次,高中數學的教學設計要結合新課程理念進行。應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目標,充分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關注他們學習數學過程中思想的變化,發揮高中數學的科學性和綜合性。同時教學設計也要重視學習過程,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創設適當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實踐去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接著,數學教學設計要具有創新性。教師應該按照新課改的理念,對不同的數學課程進行設計,打破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式,通過導入新課、自我測評、課外活動、閱讀探究等方式,為學生營造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最后,教學設計應具備可操作性。教師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要對各種情況充分考慮,對學生教材和課程標準仔細研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讓教學過程具備系統性、層次性和可操作性。
2 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2.1 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的優化策略
2.1.1 教學設計理念的優化
在新課改要求下,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理念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優化:首先,教學設計具備系統性。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應該以全面科學處理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成效和教學活動等的關系為出發點,爭取做到全方面的優化。其次,教學設計具備針對性和雙向性。應該以教依據學、學受于教為原則,對學生個人水平、教學設備等客觀因素充分考慮,重視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關注每位學生,注重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原理、概念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避免心理疲勞,引發他們積極的數學情感體驗。最后,教學設計具備反饋性。即教學設計中重視對數學教學效果評價的設計,按照數學教學信息反饋的信息來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案的有效性進行合理的評估和分析,然后獲取反饋數據,使得教學方案不斷完善和優化。如果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應該對設計中各個操作環節、組成要素等進行研究,對原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進行檢查,并及時完善教學方案,確保數學教學過程的高效性和順暢性。
2.1.2 教學設計寫作方法的優化
新課改理念下,應該對高中數學教學設計寫作方法進行優化:首先要進行課程分析,對數學課程的關鍵、意義、難點和重點進行總結,分析其教育價值、理論價值、能力價值和應用價值,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其次要進行學情分析。對學生學習本節數學內容的學習心態、學習基礎、教學中如何適應他們的思維、年齡特征等進行簡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要充分考慮,重視個體差異和需求,如此才能真正面向學生,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接著是設計理念的確定。通過哪些措施的采取、課程資源的運用、教學情境的創設等,使得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讓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思考能力。然后是學習目標的確立。通過行為動詞來體現學習目標,使得學習過程的設計具有針對性,在活動后也方便進行教學成果的檢驗。最后是教學過程的優化。對于教學思路、出現的問題和教學片斷要及時記錄且點評,使得教師個性化的創造過程能充分展示。另外,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在數學教學后可以總結教訓和經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及時捕捉可以引起反思的現象和事件,在理性的加工和檢查中,形成系統化的認識,從而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2.2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的優化
新課改理念要求對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首先,教學目的要明確,突出重點,適當進行練習。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水平充分了解,對每章所學的數學內容以及彼此之間的練習熟悉掌握,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明確的教學目的,以教學目的為中心,在教學中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對學生理解知識的情況及時檢查,從而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否完成。教學目的的明確同時包括要求的合理性,不合理的要求會破壞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結構,太高的要求會使得教師深講、多講和快講,導致學生記不住、聽不懂,不能理解教學內容,在學習過后還要補課,事半功倍。同樣,要求過低也會使得教學進度太慢,學生的思維和老師講課的進步不能很好的銜接和配合,使得學生感覺學習內容沒有意思,無法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培養和發展會受到影響。另外,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突出重點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一節課應該一個重點,也就是一個方向,重點太多會導致課堂教學內容太亂。對重要的數學問題,應該花費大量時間,從不同側面和角度來向學生傳授,指導他們從多方面去認識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2.3 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優化
在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優化中,巴班斯坦說過,現代數學教學的特色是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有目的的進行每個數學課堂主要課題教學方法的選擇,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應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對于數學教學中的關鍵和難點,教師應該講解;可以通過啟發探討法來解決中等難度的數學問題;對簡單一些的數學內容,可以先組織學生在自學,然后在課堂中討論;對于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查,可以通過測驗和提問的方法進行??偠灾瑪祵W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效率。
2.4 高中數學學習過程的優化
高中數學教學是一種雙向的活動,在包括教師教學的過程的同時,還包括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過程應該做到教和學的協調統一,缺少學生的自我組織學習,數學教學過程是無法實現最優化的。學生學習過程的最優化和教學最優化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數學教學過程的優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向學生提出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的最優方法和途徑,那么學生會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努力,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會有很大提高,教學效率隨之會不斷提升。
3 結語
在新課程理念要求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過程等多方面的優化。本文首先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闡述了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最后從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幾方面全面的探討了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
參考文獻
[1] 瞿軍.數學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學數學教與學,2005(1):41-42.
[2] 張昕,任奕奕.新課程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3] 徐英俊.系統觀教學設計過程探析[J].教育探索,2005(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