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世才
摘 要: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材被賦予了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思想,這一思想要求將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學,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引導學生走向積極健康的人生之路。
關鍵詞:生命教育 生物教學 高中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72-01
目前,生命教育作為現時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受到了教育界廣泛的關注。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充分認識生物學科這一研究生命現象和活動規律學科,發揮生物學科滲透生命教育的優勢,將生命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學中來,為學生呈現生命的意義和特點,引導學生領悟生命內涵,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已經是高中生物教學的必然選擇。
1 生命教育含義及特點
生命教育有兩個層次的含義,即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包括對一切自然生命的關注;廣義的生命教育不僅包括關注生命,還包括關注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價值的提升。總的來說,生命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體現科學教育,還要體現人文教育,只有當師生在具體的生命活動中體會生命的意義,逐漸提升生命價值,培養生命意識,獲得人生快樂的時候,生命教育的目標才得以實現。
生命教育包括著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生命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包含了德的智慧、理的智慧和情感智慧。德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對于生命有一個基本的體驗和感悟;理是生命教育的延伸,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和思考生命中存在的各種沖突、矛盾和阻礙,并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教育;情感是生命教育的終極體現,是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思考生命教育,形成自己獨特的對生命教育的感知的一個過程。第二,生命教育是生命成長的教育。生命教育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一個情境,一個過程,當學生在學習生命成長規律的時候,會對生命進行頓悟和理解,這才是生命教育。第三,生命教育是有價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學生在原來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接受教育,會對生命經驗有一個新的認知和理解的教育。
2 如何在高中生物中滲透生命教育
2.1 在教學內容中挖掘生命教育目標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命教育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并不都是以生命教育為主線進行的,因為生物教學與生命教育的重心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先熟悉生物教學內容,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資源,并將其整合起來。例如,生物進化論的生物教學內容可以挖掘為認識生命的神奇這一生命教育內容,細胞的分子和作用可以挖掘為掌握生命的本質,學習衰老與凋亡細胞的特點可以挖掘為感知生命的珍貴,掌握人體穩態的和諧可以挖掘為體驗生命的和諧,而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生物教育可以挖掘為感悟生命的價值等等。具體說來,結合高中學生的特點,高中生命教育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觀念,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例如,在學習艾滋病知識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不潔性行為傳播艾滋病這一知識點,從而形成健康的性道德觀念,而在學習性遺傳和遺傳病知識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理解《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從而形成珍惜生命的良好態度等等。
2.2 在教學目標中設計好模塊主題
因為高中生物新課程的生命教育并不是系統連貫的,因此需要教師結合生命教育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規劃,通過設計好的模塊主題實施好生命教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體說來,在高中生物教學的生命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命教育主題模塊化,并結合模塊化主題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只有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相協調之后,生命教育才水到渠成。例如,在學習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出五個大的模塊內容,并通過具體的操作方法達到教學目的:第一個模塊是讓學生感知運動前后的脈搏的變化,引導學生感知生命。第二個模塊是讓學生用“糖卡”模擬吃飯和運動之后的身體反應,學習血糖調節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感悟生命,具體方法是。第三個模塊是讓學生學習和思考脊蛙搔扒反射實驗,引導學生尊重生命。第四個模塊是讓學生學習興奮劑等激素類藥物的優缺點,引導學生形成發展生命的觀點。第五個模塊是讓學生搜集和思考人類在發展生命方面的重大貢獻,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價值。
2.3 在生命教育中注重體驗學習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觀。體驗作為一種重要的認知活動,它指向個體對于生命的態度和價值,更有著較強的主觀情感色彩,因而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悟生命,實現情感與意志的統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注重體驗學習,將生命教育滲透入課堂教學中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生物教育中注重實踐體驗,并不斷創新教學活動,如實驗探究、社會調查、辯論活動、論文撰寫、課題交流等方法,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染色體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環境中化學物質對染色體變異影響”課題,通過探索蠶豆、洋蔥等在廢電池液體中的的染色體結構變化等,讓學生更好地認知環境物質與生命健康的關系,從而樹立起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
2.4 聯系生活實例以滲透生命教育
為了幫助高中學生樹立健康的生命意識,促進學生更好地生活,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生活實例,將生命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入生命教育中去,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細胞分子組成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析日常食品,認識營養物質的類型和結構,并讓學生討論“糖尿病人為什么要少出甜食,要多吃米飯”這一課題,當學生利用細胞分子組成知識來分析之后,學生就會將自己的健康與知識結合起來,從而構建起關愛生命,健康飲食的良好生活態度。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還可以在聯系生活實例的基礎上結合問題情境、開展小組合作、互動交流、網上搜索等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應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出發,并注重體驗學習和聯系生活實際,以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生命的內涵和意義,感悟生命的價值,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白曉棠.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生命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 葉金碧.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8.
[3] 史婷婷.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踐行生命教育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